在履行历史使命中弘扬长征精神
孙峰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红军将士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我党我军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引导官兵从中汲取推动部队建设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长期以来,弘扬长征精神作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战斗力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曾对长征精神作过精辟阐述: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胡锦涛主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对部队进行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不断从中汲取推动军队建设的经验、智慧和力量,使我军永葆老红军的政治本色。”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长征精神永远不能丢,红军本色永远不能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切实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仍然需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红军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力量源泉。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的险恶,党内分裂主义的干扰,都没能阻挡红军胜利长征。为什么?“就是因为红军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正是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点燃了官兵的革命激情,使官兵在艰苦复杂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党对红军指挥的根本原则,激励红军不断战胜强敌和种种艰难困苦。今天,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兴风作浪。胡主席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我军发展的宏伟蓝图,赋予了我军新的职能和任务,提出了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要求。在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征程中,肯定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和考验。这同样需要广大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像当年红军坚信党一样,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一切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就要强化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的长征,是从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开始的。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行军极其艰难,物资极其匮乏,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几乎天天还要同敌人作战。这是何等的意志和精神!实践证明,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长征的胜利,正是红军将士一往无前,不怕牺牲,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为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仍然需要发扬这种不畏难、不怕苦、顽强战斗、敢于牺牲的战斗精神。现代战争条件下,也许衣食饱暖不成问题,但由于作战的高密度和快节奏,使战争更具突发性、猛烈性和残酷性,官兵面临的战争环境更加艰苦,应对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所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求更高了。它不仅要求我们要有坚强的战斗意志和敢打敢拼的精神,而且要有遇强不惧、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要有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战争局面的精神准备和能力素质。高技术战争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没有足够的知识、智能和技能是不可能驾驭现代化装备的。因此,发扬长征精神还要体现在对军事知识的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上,要以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学习新知识,苦练新本领,通过强化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驾驭现代化装备能力。
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就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935年1月,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这是我们党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从敌我力量实际出发,指挥红军实行机动作战,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主席提出的我军历史使命,就是在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和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对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我军要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全局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军队建设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当前军队建设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不相适应”,即我军的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人才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领导干部和机关在抓部队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部队建设规划,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谋求部队创新发展,绝不能用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之类的东西来掩饰问题、谋取虚名。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如果说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党和军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胜利;那么,有效履行历史使命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有根本保证。
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就要弘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无论走到哪里,不仅做到秋毫无犯,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内外关系。在官兵关系上,兵不食则官不食,兵不暖则官不暖,对于负伤和生病的战士,干部为他们抬担架,让出马来给他们骑。正因为有着这样深厚的官兵情谊,极大地激发了官兵们的战斗精神和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涌现出了十八壮士抢渡大渡河等英雄壮举。随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步伐的加快,我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科技含量明显增加,部队建设与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对军兵种间及人与武器间的协同、规范、统一,对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使军队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要求,成为组织严密、协调一致、运转自如的战斗集体,就需要弘扬红军战士那种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讲纪律的精神,营造健康、纯洁、和谐的官兵关系,确保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基层官兵任何时候都是军队的主体,是战斗力的基础。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把从严治军与依法带兵、以情带兵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发他们爱军习武和完成各项任务的热情。
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就要弘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这是人们多年来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朴素概括。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是我军历史上又一次新的伟大“长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使有限的军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只要我们像当年红军将士那样,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奋勇拼搏,不懈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险关,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