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务:热工流体党支部书记
职 称:副教授
导师 资格:硕导
所属 部门:流体热工教研室
学科 专业:流体热工
研究 方向:欠平衡钻井
联系 方式:18628176212
联系 地址:610500 版权所有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 - 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
李永杰,男,1964年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200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评为副教授。现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储层保护与欠平衡钻井学术方向学术助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欠平衡钻井重点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全国石油高校热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工程流体力学、燃烧学等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主研人员,从“八五”开始,持续参加气体、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参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空气雾化钻井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惰性气体钻井燃爆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石油管理局“欠平衡钻井防止燃爆设备研究”、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攻关项目“先进钻井技术与装备”等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国石油化学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成果。
个人经历
●1981.09—1985.07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学士
●1989.09—2002.07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硕士
●1985.07—至今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研项目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006AA06A103,“气体钻井技术与装备”子课题“地质适应性评价”、“动态计算模型与软件研究”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006AA06A104,“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子课题“地面数据采集与压力控制技术方案研究”、“全过程可控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泡沫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国家重大专项,2008ZX05046,大北—博孜构造砾石层气体钻井难点及对策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2-005-004HZ,项目22课题5专题“气体钻井关键工艺理论及钻柱力学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1-004-005HZ,项目31课题4专题“气体钻井安全检测与井壁稳定研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1-003,项目21课题3专题“窄密度窗口安全钻完井技术及装备”
代表性成果
在欠平衡钻井技术领域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国石油化学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
围绕难动用非常规油气的提高勘探发现率及复杂高风险地层钻井的安全控制问题,重点研究液体欠平衡钻井、控压钻井、气体钻井的随钻参数监测理论与仪器系统、随钻储层参数解释评价理论、随钻安全控制理论,开展相应的实验模拟、理论研究、计算机仿真,完善配套的仪器系统与软件,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具备成果转化能力的技术系列;围绕液体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控压钻井井眼净化参数设计、压力控制、井眼复杂工况分析开展井筒气、液、固复杂多相流实验与理论研究,包括依托大型多相流实验台架的系列井筒流动大型物理实验模拟、地层-井筒-地面耦合流动实验与理论研究、深井井筒复杂流动流态与相态研究、井筒复杂多相流计算机仿真、井筒压力波传播规律、气体钻井井筒复杂流动与冲蚀规律实验与理论研究,形成相应的井筒复杂多相流理论计算模型及相应的计算软件。
研究团队
“储层保护及欠平衡钻井团队”在孟英峰教授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具有学科交叉优势、严谨科研态度、优良团队精神的科研团队。团队依托“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下属“欠平衡钻井研究室”等实验平台组建并开展研究工作。多年来,依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油田科技攻关项目,储层保护及欠平衡钻井团队逐渐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互补、团队成员交互协作、以基础理论研究为重心、以先进技术生产力化为最终目的”团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