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大进展  /   正文

成盆成藏动力学研究促进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理论创新与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30日       供稿:       编辑:gz2017       审核:       点击:[]

实验室长期开展基于成山(造山带)成盆(沉积盆地)成藏(油气藏)动力学的西部主要含油气盆地复杂油气成藏理论和成藏规律的综合研究。四川盆地是国家大力发展天然气的最重要战略选区,也是本实验室的研究基地之一,持续研究成果为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一直发挥着重大指导作用。

实验室在建立四川盆地震旦-志留系多期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耦合油气成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四川叠合盆地存在早寒武世拉张槽,促使已实施40多年的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沿北东向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轴线及斜坡的勘探思路转变为沿南北向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及其两侧的勘探思路;首次提出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分布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控制理论,完善了学术界和勘探界遵循40多年的古隆起控制论,获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理论创新,促使历经半个世纪久攻不克的川中古隆起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战略突破,对四川叠合盆地深层震旦系-寒武系储量规模超万亿立方米气藏群的战略发现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并在磨溪-高石梯地区(本室提出的勘探有利地区)探明储量4404亿立方米的龙王庙组特大型气藏,也是我国迄今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四川盆地深层震旦系-寒武系的勘探突破为我国实现把川渝地区建成国家天然气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开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天然气市场新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上一条:获得多孔介质中原油氧化机理、建立描述热效应对原油渗流规律影响的数学模型、轻质油藏空气驱原油反应历程和空气驱油机理 下一条:主导西部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与预测技术研究发展,指导西部多个大型气藏勘探发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