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面向“双碳”目标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光伏新能源产业,重点布局太阳电池、绿电利用、太阳能燃料、储能电池等四个研究中心。
1、太阳电池
太阳电池中心作为光伏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重要研究平台,依托30余项重点科技研发项目,为推动新能源光伏技术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战略支持,重点进行了先进光伏电池“高效、低成本”的难关攻克,并在先进光伏组件技术和智慧能源工程应用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团队具备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硅基电池铜电镀以及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等核心技术优势,突破了高效、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和轻质、柔性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关键技术,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应用,成果瞩目,国际领先。拥抱科技,用赤诚与坚持将阳光逆变为绿电奇迹,惠泽万家灯火!
2、绿电利用
“双碳”目标对能源体系提出了根本性的变革要求,构建以“太阳能-电能-氢能”为核心的零碳能源系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现实路径之一。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是连接一次能源与终端能源消费的关键载体,实现清洁能源系统的有效耦合。目前氢气来源主要是由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蒸汽重整制取,在消耗化石资源的同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当前全世界4%的氢气是通过电解水制取,针对制氢成本价格高昂、市场竞争力弱的关键问题,致力于高效电催化制氢新材料及配套集成应用系统的开发研究:①高效稳定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材料研发及催化反应机制研究;②催化材料大面积宏量制备技术开发;③强化传质的气体扩散电极及反应器设计;④光伏电催化水分解绿色制氢技术系统集成与稳定运行技术攻关。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通过燃料电池将氢能转换为电能,并入电网或直接供给负荷,可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绿色无碳。
3、太阳能燃料
聚焦我国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关键需求,针对太阳能燃料技术在油气资源转化及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前沿科学与工程问题,在太阳能驱动的水分解与二氧化碳还原、光热转换与热化学燃料制备、绿电综合利用、光生燃料与光电存储器件集成、太阳能燃料技术的可持续性与经济性、政策与战略等领域开展创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尖期刊上。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余项。
4、储能电池
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及规模化/分布式等储能技术需求,围绕当前电化学储能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关键工程问题,在新型、绿色、高效电池原材料提取技术、高性能碱金属电池关键技术、大规模储能电池及系统、高功率混合储能器件、柔性/固态储能器件、退役(废旧)电池梯次及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开展创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30余项,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Joul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