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教育导报以《十年“钻”一事 爱科研成痴——记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教授祝效华》为题,对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教师祝效华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从“敬畏之心:历时两年、6次退稿才换来第一篇论文”、“仁爱之心:‘手把手’教年轻教师和学生做学问”、“浪漫之心:诗书相伴为科研”三个方面对祝效华进行了立体式的深入介绍。
报道说,“作为一名‘钻’研人,他以实验室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作为一名教育者,他以赤诚之心待学生,一耕耘就是10年。10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坚守在自己钟爱的科研及教育事业中,脚踏实地,沉稳有力。他以敬畏之心搞研究,以仁爱之心做教育,以浪漫之心抒情怀,始终保存着赤子情怀。”
报道还谈到,“从转让专利中获取的报酬,大都被重新投入到新的实验研究中。因为有些实验周期较长,且实验设备昂贵,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研究进度,他都会先垫付实验经费。‘孜孜不倦地耕耘,却不计较个人利益。’这是祝效华对科研工作的一分敬畏。10年来,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钻’研人,他凭借着自己的那份‘真与诚’,不断破解着钻井工具的‘提速密码’。
报道提到,除了毫无保留的分享经验,祝效华还会“手把手”带领青年教师过学术关,对自己的学生也十分负责。同时,面对繁重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生性乐观的祝效华形容自己“不怕事多”,即使有时压力有些大,他也总能找到自己的纾解方式。除了写点小诗,祝效华还喜欢读书。正如他的网络签名——“满帘苍翠,正是读书好时节”,祝效华把读书学习当成了一件趣事和雅事。
报道说,他的心里始终怀揣着一个“梦”:国内没有专门团队做“钻井提速”研究,而国外此类产品的价格高达10倍之多。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就必须打造出我们自己的“拳头产品”。(杨玉凤)
相关链接: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