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档案馆持续推进“石大记忆”工程项目,邀请老专家、老领导、老同志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进行回顾与讲述,再现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今天推出孟英峰教授的访谈录。
时 间:2023年11月23日
人 物:孟英峰
访 谈 人:杨玉凤
摄 像:郝同宝
文字整理:付潇涵 苟亚萱(学生助理)
文稿撰写:杨玉凤
文稿审核:姚明淑
日拱一卒,静水流深,巧结石油缘
杨:1973年,您从石油部物探局机械厂工人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来到西南石油学院求学,请您谈谈求学前的那段工作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您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孟:作为工农兵学员,我们这代人是很特殊的一个存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正好是文革时期,学校停课,大家都在闹革命。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多,我们才得以勉强复课。复课以后我便跳过了小学六年级,直接上了初中。读初一时,文革的影响仍在持续,相应的教学方式、教材都不太正规合理,比如说我们基本每天就是半天上课,半天劳动;此外还被安排到农村或者到工厂里去参加劳动。算起来,我初中大概只上了一年,之后就到工厂去参加工作了。所以在这段时期,我基本上是处于没有读书的状态。
我进入工厂后,有幸遇到一位很睿智的朋友提醒我说,年轻人应该学点真本事,不要荒废大好青春。这位朋友还送了我一些数学方面的书,我从趣味数学着手,慢慢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之后就开始系统性地去钻研数学课程,包括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的全部数学知识。在这个时期,我虽然没有进行正规的学习,但却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社会,也切实体悟到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以前耽误了不少时日,所以我更加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想把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那时候,我一天大概只休息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学习。最终凭借着一股子“钻”劲儿,靠着自学在学问上有了很大长进,最后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
1973年 1990年 2012年
杨:您读的是钻井专业,请您谈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以及您在大学的学习体验是怎样的,这段经历对您今后个人成长的影响如何?
孟:当时选择钻井专业,是偶然,却也是歪打正着。如果说时间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钻井专业。我参加工作的那个厂就是物探局的前身,我在里面只是一个钳工、机械工,对石油钻井可谓一窍不通。上了大学分配专业时,因为当时咱们学校只有开发系、机械系、地质系这三个系,来自物探局的50多个同学分到钻井专业的最多,我就是大多数中的一员。
那个时候毛主席提出要缩短学制,所以我们大学学制是三年半。我最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太学懂钻井专业,后来通过留校自学,再到井上去实习,渐渐对专业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当时咱们国家关于石油工程的教育体系,是从苏联延续过来的,而苏联培养钻井工程师,是侧重机械方面的,负责钻机、泥浆泵这类机械的东西。所以对钻井相关知识,像地质、测井、勘探等传授得很少,没有真正深入下去。
但美国的教育体制不一样。我记得是中国石油大学的一帮老教授,首次组团到美国去取经,才把美国全套的钻井理论带到了国内,也是从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才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钻井工艺原理。像以前类似于井控、喷射钻井、优化钻井这些,大家连基本概念都没有。从美国把这套教材引进来后,中国石油大学便开办了一个培训班,当时留校任教的我作为青年教师被安排去学习,所以我是当时第一批去学这套教材的人之一,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了解到钻井专业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
2010年在伊朗气体钻井现场
潜心钻研,世界石油大会初露锋芒
杨:听说您毕业之后就选择留校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您有哪些故事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孟:这个说来就很有意思了。当时处于文革后期,社会上对知识分子的印象普遍不是太好,老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也低。当时学校就想在我们专业选拔一批优秀的同学留校,大概十五名同学左右,但其实大家留校意愿都不强。除了外部环境,那时学校老师的待遇也是比较差的。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困难,吃饭都要凭粮票。如果你留校当了老师,那一个月是二十八斤粮票。如果你毕业以后去油田工作,那就是四十五斤粮票。这个差距是相当大的。但当时学校找到我时,我很痛快就同意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思想觉悟是比较高的,听党的话、听组织的话,让我留校是对我的充分认可和信任,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另外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自学的习惯也比较好,学校里又有那么大的图书馆,有那么多的书可以读,工资低点也就所谓了,所以我也就欣然留下。
1987年在第12届世界石油大会钻完井分会上宣读论文
杨:青年时代你成长很快,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两次,校级先进三次,1987年从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在这个时期是怎样的一个成长状态?
孟:青年人的成长有时有机遇的偶然性,也有拼搏努力的必然性。古话说“天道酬勤”,你勤恳扎实地去钻研、去学习了,这些知识就会带给你力量。我提到过我在工厂做工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数学,留校任教后,面对图书馆那么多资源,我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我所涉猎的数学已经远超当前硕、博士的数学范畴。我将数学与钻井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去发现一些新问题,寻求一种新方法。
当时钻井专业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并不完善。我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还有哪一个学科能像石油钻井这样能够涉及那么多的分支学科。机械工程,骨干学科可能就是力学、机械设计、材料学,可钻井专业涉猎很宽,常常我们遇到一些问题,都是从未遇见的新问题,那就只有从头摸索着学。这就是我刚说的偶然性,钻井学科处于半空白的状态,急需一批科研者去拓进,我算是恰巧赶上了这个时代。
当时我破格升为副教授,代表学校到美国去参加世界石油大会。那一届世界石油大会是把台湾从世界石油大会除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石油大会成员国的身份派代表参加的,意义可想而知,所以石油部就组织了一个中国石油代表团。我当时有一篇文章要在会上宣读,所以便受邀前去。世界石油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每一次在我们国家选文章大约都是选四五篇。1987年除了我这一篇,另外三篇都是院士所作。我作为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参加这个会议并宣读论文,大家都没有听过我的名字,内心是挺自豪的。
在美国跟同行交流,我就跟他讲,我所做的就是拿一口井,然后录井的数据,再怎么处理。他说非常好,我跟你说说我是怎么做的。然后他讲道,“我设计一口井,就是怎么更好地使用钻头,怎么更好确定钻井参数,实现效果最优化。”然后他打开地质剖面图,打开测井曲线,从地质学的角度,跟我们讲各个数据和曲线代表着什么,然后再将资料综合,确立地质的特点。我当时简直就跟听天书一样,我才发现真正的钻井是要这么学的。
2000年在苏里格气田第一口天然气井钻井现场
我们当时学的苏联,那就是把井钻成,不出事故,省钱高效就是目的。但事实上钻井最厉害的不在于这口井怎么把它打成,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最重要的是要发现油气,并安全把油气采出来。别人发现不了的,你能够发现;别人发现的油气采不出来,你能把它采出来。有句话叫“钻头不到,油气不冒”,我把它改为“钻头到,技术不到,油气未必冒”,钻头到技术到,你才能够发现油气。
最初我凭借将数学与钻井相结合,就是把最优化理论、运筹学等用到钻井上,取得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成绩。但我同时也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我觉得数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深度的试错让我走了不少弯路,导致我没有在钻井领域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加世界石油大会使我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发现了自己的短板。面对科研瓶颈,我逐渐意识到钻井这门学科的深邃广大。只有当你的知识面够宽广,步入到地质、油藏工程、渗流力学、酸化压裂等各个层面,你才能够实现多找油气、多产油气这个目标。比如空气钻井,这个空气在井下遇到油气会燃爆,那就得研究井下燃爆问题,就得了解燃烧学、化学动力学。这个时候,如果再局限到数学领域就远远不够了,得再延展到地质、岩石力学,搞懂勘探、地震、测井等。我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接任何项目,就是恶补地质学、岩石力学、油藏物理、油气田开发工程、物探、地质勘探、测井这些课程。这为我后面开展气体钻井、欠平衡钻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2年参加我国第一口深井提速气体钻井--玉门窿9井钻前会议
我始终相信,世界上的知识是人创造的,然后人把它上升为一种固化的形式。所谓固化的形式就是各种媒体。现在媒体很多,我们那个时候的媒体就是一种——书。我认为任何人只要坚持循序渐进就可以学到任何知识。你遇到难题不用怕,俯身去钻研就是了。当然,你也要知道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团队的学术带头人,既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善于发挥每个成员的才能。比如说,空气钻井的井下爆炸问题,我自己粗略地了解燃烧学就可以了,但做深度的研究我得去找一个燃烧学的专家跟我合作,这样就省时省力。要做大工程就得这样做。因为你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都学深学精。
2004年在我国第一口气体钻井钻水平井——四川白浅111H井
持之以恒,引领“欠平衡”技术走向前沿
杨:您先后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石油学报》编委、油气钻井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欠平衡钻井重点研究室主任。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奋斗的故事呢?
孟:因为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很快就得到了业界认可。我算是开创性地提出在国内搞欠平衡钻井和气体钻井。因为用这两项技术,可以更好地发现油气,可以提高单井产量,可以提高钻速,还可以降低成本。当时这个理论和技术得到了油田企业的青睐,就让我来试试,结果一试就成功了。然后集团公司科技局就立项,有了科研经费,也有感兴趣的年轻老师加入团队,后来就跟滚雪球一样,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当时我担任欠平衡研究室的主任,也是感觉重任在肩,所幸最终还是不负众望。
杨:孟教授,我一直听您说那个欠平衡,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欠平衡钻井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存在?
孟:这个进到我的业务范围了,我也最喜欢这个话题。一百多年前,石油钻井行业在美国比较火,那个时候的钻井都叫“过平衡钻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满足难发现、难动用油气资源的需求,欠平衡钻井技术在美国开始出现了,也就是同一时期,我便在国内开始研发和推广这项技术。
我们钻井的目的是要钻穿油气层,在这个油气层中最多见的就是砂岩。这种岩石像海绵一样,有很多细小孔隙,里面就蕴藏着石油或天然气。欠平衡就是在钻井过程中,钻开这个储层时,让这个储层微微的冒一点油气出来,但它又不能冒多了,刚好到阻止过平衡的时候就好,然后那些液体和颗粒就进不到储层里边去,这样钻开的储层是就是零伤害。这种欠平衡钻井,它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可控冒油冒气。我让你欠多少你就欠多少。而井喷事故的欠平衡是没有控制的,一下子就将整个井的泥浆全部都给喷空了,油气全都喷上来了。所以欠平衡与井喷是有本质区别。采用欠平衡钻井,不仅能实现储层零伤害,而且产量又高,成本又低,周期又短。若再把这个井口换装好,你要多大的生产压力,就有多大的生产压力,那么就可以直接投产了。
伊朗项目气体钻井现场
杨:您发表了164篇论文,其中国际论文32篇,还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获国家集体攻关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一等奖五项,省部二等奖六项,省部三等奖三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有没有什么经验跟我们谈一谈?
孟:这些成果很多都是课题组合作取得的,里面包含着一些年轻老师或者博士生的努力。每一个研究方向首先我都会仔细琢磨,确立好了选题和路径,然后再跟团队成员一起开会研讨,之后再把任务进行拆解布置。每一个阶段,团队都会定期组织开会讨论,对研究进度以及研究内容做深入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就这样反复地去实验落实,形成最终的课题报告。这个过程虽然看着容易,但其实遇到的困难是复杂多变的,由于每一个课题和项目又有特殊性,所以我们都是在不断推翻、重建和确立。可以说,每一份收获都是汗水和辛勤浇灌的。
这里我还想提到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就是那个时期我们的科研是专注于解决油田生产难题。只要能解决问题,那就是好样的,如果你只是擅长写些文章,那并不代表你的水平。像罗平亚院士、张绍槐院长、施太和教授等,他们非常善于解决难题,在那个年代是很受欢迎的。所以油田企业一有问题,就希望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派老师去解决。
解决问题是第一位,发表文章是第二位。但我们也要辩证地看问题,作为高水平大学想要在社会上立足,科研文章是很重要的考核指标,油田企业的认可不代表全部;另一个是我们也需要接受教育部的相关评估,所以后续我们也努力进行调整,实现解决问题与文章发表并重前行。做到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向国际同行介绍欠平衡水平井多相流研究成果
杨:您持之以恒地坚持30多年的气体欠平衡钻井技术研发,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欠平衡钻井研究基地,带领团队推动引导了我国该项技术由空白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并获第十八届孙越崎能源科技大奖,在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作为一名学科大家,您还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呢?
孟:科研难,第一难在最初的方向确定,第二难在遇见困难后的持之以恒,但这两项相对第三难来说算是好实现的,因为它们凭个人努力就可以达到。但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系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第三难就是免不了在大系统里和人打交道。当时我要把气体欠平衡这个技术做推进和推广,给一个老领导汇报时他就说,你这小伙子还是很大胆,很敢想,不简单,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没有实践经验,提出的想法不可行。虽然当时这项技术在美国已经试验成功,我也查阅了很多文献,但这都不是眼见为实的,所以要说服别人接受你的理念是很困难的,有耐心的还听一听,没耐心的听都不听。并且还需要说服领导下批经费才能进行研究,除此之外最后还需要说服油田采纳这项技术,我们自己也还要对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做责任承担。
2009年获第18届孙越崎能源大奖
躬耕教坛,以果敢魄力展育人担当
杨:您在担任石工院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期间,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故事或者很难忘的回忆?
孟:我在石工院当了四年副院长,六年院长,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年。现在回过头来看,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性子比较急,在跟领导同事沟通的时候可能也缺乏一些方法。我当时提出“构建大石油圈”的概念,本意是希望通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纽带,形成石油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做出我们学校的石油特色。要围绕服务石油天然气这个主行业,以石油主干为核心,努力把相关专业往石油上带。石油在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方面既是巨大的战场,也是巨大的市场,所以要做的是坚持石油特色。但当时很多老师都不理解,甚至反对。所以在推动一些具体变革的时候,还是遭遇了一些阻力,但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大家还是基本达成共识,然后一起凝心聚力地搞发展。
我在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时候,是认认真真地学习了科技部的文件,扎扎实实地了解、跑遍了全国多个重点实验室,还包括被摘牌了的。我们不仅要保证不被摘牌,而且还十分迫切地希望让国重室的发展再上台阶,因为国重室对我们学校而言十分重要,就像我们的定海神针一样。
那时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以保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红线、底线,以创一流学科为目标,围绕这个核心要务制定发展方案,同时积极与相关学院开展合作。
我那会儿不是慢条斯理的这类风格,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院长或主任的风格,我在新生入学大会上就讲,石油行业的知识分子需要有三分“匪气”,如果你在石油行业里面处在一些关键岗位,就不能太文质彬彬,要像王铁人在说大庆油田勘探方案时谈到,“它就是个大老虎,我们要先把老虎头弄住,再在老虎腰上和屁股上来一下子!”。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三分“匪气”,到油田企业上任职,哪怕是身居高位,都很难稳得住。这种“匪气”换句话说,其实就是魄力、眼界和胸怀。
每年给新生作入学教育
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解决问题
杨:您主讲石油钻井工程的相关课程,也指导了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在您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都快速成长起来。毕业后也有多名学生说您培养让他们受益匪浅。您是如何引导学生成长的呢?
孟:相比较而言,我当青年教师的时候,站讲台更多一些,后来更多精力就投入到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中。但我也一直在指导研究生。做我的学生,应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那种觉得“自己只要考上了,就一定能毕业”的思想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在我指导下,除非他是真正的学到了本事,否则是不能毕业的。
我指导的第一届博士有两位,我带着他们到长庆油田去做天然气钻井技术。在现场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对钻井行业的了解,尤其是对现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于是我说服他们多留了一年,那个时候很多都是三年,他们就学了四年。最后这一年,我让他们再回头去通学本科生的新教材《钻井工艺原理》,再就是多去井队现场观摩学习。现在这两个博士都发展得挺好,一个是广汉钻采院的副院长,一个是广汉钻采院的首席工程师。
2005年带领学生到七里北101井现场学习
由于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到我第二年再招博士的时候,我发现居然没多少人报名了。我就纳闷,我也尽心尽力地指导,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怎么就没人报我呢?后来有人悄悄跟我说,孟老师你让你的学生三年毕业,就有人报你了。后来虽然我没有再延长毕业年限,但我对他们的要求仍然没有降低。事实上,你看现在的博士生三年毕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变成了四年、五年、六年,甚至更多。我记得我最长的一个博士生读了七年,我就是想要让他把这个事情做出来,给他一点压力,当然这个也要分人,也要考量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及他对自身的期许,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这种方式的。最终这个学生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取得了特别丰硕的成果。
回首在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的这30余年,不管是做科研还是教学,我都是挺享受这个过程的。这里面有我个人奋斗的足迹,有时代机遇的赋予,更有各位师长先辈的指点,总体来讲我是非常庆幸和感恩的。我在石大这片沃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一些瓶颈期。比如我给博士生开过一门叫“中国气体钻井沉浮录”的课程。中国气体钻井从零到开始上坡,然后迅猛发展,后来又因为某种原因没有人支持,就这样一直起起伏伏,直至现在还处于低谷,所以我们现在仍需努力,再次把它拖出低谷。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我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在继续搞研究。我一直相信在科研探索的路上,是没有止境的。我也真诚地希望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够不断积淀、快速成长,早日从老一辈研究者的手中接过大旗,继续奋勇拼搏、再攀高峰。
同学们都成熟了——塔里木迪西1井气体钻井获得高产
【人物简介】孟英峰,男,1954年8月26日出生于河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专业,2002年获博士学位。历任西南石油学院(大学)开发系钻井教研室主任、完井中心副主任、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兼任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石油学报》编委、油气钻井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学术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空领域为储层保护与欠平衡钻井系列技术(气体钻井、欠平衡钻井、控压钻井),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该方向学术带头人,CNPC欠平衡钻井研究室主任。从事气体欠平衡钻井技术研发20余年,持之以恒,不弃不离,建立了国际一流的欠平衡钻井研究基地,带领团队推动、引导了我国该项技术由空白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并以此成绩获第十八届孙越崎能源科技大奖。先后获国家集体攻关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发表论文164余篇(其中国际论文32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1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指导博士研究生2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60名左右。(本稿已经孟英峰教授审阅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