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做好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抄袭检测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8】49号)》等文件要求,根据艺术学院实际情况,为确保毕业答辩及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答辩前工作
艺术学院毕业答辩前工作安排时间表 |
完成时间 |
工作内容 |
备注 |
5月30日 |
完成毕业论文(创作报告)及毕业设计作品一稿审核 |
指导老师自行组织 |
6月2日 |
完成毕业论文(创作报告)及毕业设计作品二稿审核 |
指导老师自行组织 |
6月4日 |
毕业论文(创作报告)及毕业设计作品定稿 |
指导老师自行组织 |
6月5日 |
完成毕业论文(创作报告)首轮检测 |
根据学校教务处文件执行 |
6月8日 |
完成毕业论文(创作报告)二轮检测; 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审片工作,经指导老师同意答辩后,根据答辩分组安排,将毕业设计作品汇总至小组组长处,由组长分配小组成员进行答辩前审片。 |
检测工作根据学校教务处文件执行;审片工作由各答辩组组长组织推进。 |
(一)毕业论文(创作报告)实行全面检测,所有本科毕业论文(创作报告)均应进行检测,具体要求如下:
1. 毕业生应在6月5日12:00前完成毕业论文知网上传检测,学生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学号。
2. 指导老师应在6月5日18:00前登录知网确认学生上传的电子版论文与
纸质版一致。指导老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每轮检测有且仅有一次上传机会,要严格确保上传的电子版论文与纸质版论文的一致性。确认一致的点“通过”,不一致的通知学生重新上传,该学生则直接进入二轮检测。指导教师的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工号。
3. 文字复制比R≤30% 通过检测,进入答辩环节。
4. 文字复制比30%<R≤50%,疑似有抄袭现象,修改后参加二次检测。毕业生应在6月8日8:00前完成毕业论文上传,进行二次检测。指导老师应在6月8日12:00前登录知网确认学生上传的电子版论文与纸质版一致,确认一致的点“通过”,不一致的通知学生重新上传,该学生则直接进入缓答辩前检测。
5. 毕业生应打印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测报告,答辩前交给答辩秘书。未提交检测报告的,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具体检测结果与处理办法见下表:
检测结果 |
处理办法 |
首次检测 |
R≤30% |
通过检测,进入答辩环节 |
30%<R≤50% |
疑似有抄袭现象,修改后参加二次检测 |
R>50% |
疑似有较严重抄袭现象,不得参加二次检测,修改后参加缓答辩前检测 |
二次检测 |
R≤30% |
通过检测,进入答辩环节 |
R>30% |
未通过检测,修改后参加缓答辩前检测 |
缓答辩前检测 |
R≤30% |
通过检测,进入缓答辩环节 |
R>30% |
未通过检测,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 |
(二) 毕业生均需携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答辩开始前交给答辩秘书。需完整规范填写工作手册,毕业论文(设计)审阅意见表、评阅意表见需有审阅老师、评阅老师完整评语,签署“同意答辩”字样的才能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结束后工作手册由答辩组回收,不再补填资料。
(三)毕业设计成片务必于6月7日前拷贝至所在答辩组每位老师处,答辩组老师需提前审片评阅。
二、毕业答辩阶段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将于6月9日~6月10日集中进行。根据答辩工作安排,6月9日及6月10日上午8:00,当天答辩组教师在思学楼A417召开答辩工作预备会,8:20由各答辩小组组长组织各答辩组教师召开答辩委员会会议,统一答辩标准,明确答辩工作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
艺术学院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
组长:焦道利、殷 冲
副组长:何 姗
工作人员:王 隆、关 航、雷 婷
分组情况如下:
艺术学院答辩组安排表 |
专业 |
组长 |
成员 |
日期 |
节次 |
开始时间 |
地点 |
答辩小组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王炜 |
李民 曾小 李晨 张新贤 |
2018.6.9 |
1-12节 |
9:00 |
思学A413 |
播音1组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李醒岚 |
窦浩 唐晓睿 付磊 王娜 |
2018.6.9 |
1-12节 |
9:00 |
思学A414 |
播音2组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谢娟 |
江霄 郭玉秀 陈焕玲 孙晓光 |
2018.6.9 |
1-12节 |
9:00 |
思学A415 |
播音3组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但午剑 |
朱珈仪 徐萌 岳堂 汤润达 |
2018.6.9 |
1-12节 |
9:00 |
思学A416 |
播音4组 |
表演专业 |
曾小 |
付磊 汤润达 张婷 王娜 |
2018.6.10 |
1-12节 |
9:00 |
思学A413 |
表演组 |
广播电视编导 |
李民 |
徐萌 朱珈仪 谢娟 李醒岚 |
2018.6.10 |
1-12节 |
9:00 |
思学A414 |
编导1组 |
广播电视编导 |
江霄 |
张新贤 王炜 但午剑 李晨 |
2018.6.10 |
1-12节 |
9:00 |
思学A415 |
编导2组 |
广播电视编导 |
岳堂 |
唐晓睿 窦浩 郭玉秀 陈焕玲 |
2018.6.10 |
1-12节 |
9:00 |
思学A416 |
编导3组 |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应按照《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 各答辩会场应严肃整洁,在醒目位置挂“2018届本科毕业答辩”横幅,营造良好、庄重的学术氛围。
2. 答辩小组应组织规范,成员安排合理,原则上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每个小组至少应有5位教师。
3. 答辩组成员不得缺席,应在前排中间位置就坐,根据教室大小及学生人数,指定学生集中就坐,学生至少与答辩组教师间隔一排。答辩前由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要求、规则及会场纪律,学生答辩结束,经答辩小组成员评议投票后,现场向答辩学生宣布答辩结果。答辩未通过的学生不得进入总成绩评定环节,即该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总成绩为不及格。
4. 答辩组师生应按时到场,要求所有答辩学生着正装(播音、表演专业女生化淡妆),严格遵守答辩会场纪律,任何师生不得在答辩会场随意走动、喧哗、吸烟、接打手机等,不得做与答辩无关的事,要求答辩组师生自始至终参与本组答辩。各专业应在答辩场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低年级学生到场进行观摩、学习。
5. 要求每个学生的作品播放、阐述、提问、回答问题连续进行,每个学生总答辩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答辩组应根据评阅教师的问题和学生汇报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问,要求提问问题的数量3~5个,应先宣读评阅人质询的问题,再由答辩组成员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提问,学生记录后统一回答。问题应简明扼要,有针对性,避免冗长拖沓,让学生不知所问,也不应只对格式或论文不足提建议。
6. 尊重学生论文工作及成果,答辩组教师提问交流过程态度应真诚友善,体现教师的文化修养及学术情怀。所提出的问题应有针对性,能够给答辩学生合理科学的解释。
7. 答辩期间学院领导及专家会到答辩现场检查答辩情况,及时处理答辩过程中遇到问题。
8. 答辩组按照要求现场进行成绩评定、确定毕业论文(设计)推优名单、签写答辩及成绩评定表,答辩组全体成员现场签名确认,由答辩组组长召集学生统一公布答辩成绩结果。学生答辩成绩现场填写至成绩登记表,表格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学办公室备案,一份交教研室汇总。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应遵循正态分布规律,原则上优秀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优良率之和不超过65%。
9. 答辩结束后答辩组组员应把答辩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及答辩结果反馈给指导老师。
三、成绩评定、提交及后期工作安排
注:以下时间节点最终以教务处官方通知为准。
1. 成绩评定。根据答辩结果,小组共同评定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给出成绩等级,向学院教学办提交成绩汇总表,未进入答辩环节或答辩未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
2. 6月13日24:00前完成网上成绩提交。请注意:在“毕业设计管理模块”的“毕业设计成绩录入”中选择相应的成绩等级;如果有缓答辩学生,成绩记为不及格,特殊原因选择“缓考”。
3. 6月13日上交毕业生论文(创作报告)装订版(每人2本)、毕业设计作品光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装订版、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日志。请注意:毕业论文手册中的所有信息务必填写完整,尤其是手册中开题报告、审阅、评阅及答辩环节的记录、成绩、评语均要全面、客观、详实,各类导师及答辩成员的签字信息要填写完整。
4. 6月14日各专业提交校优推荐表(电子档及纸质档)、申请表(纸质档)、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大摘要(电子档),推荐不超过各专业毕业生总数的3%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不超过本学院校内指导教师总数的5%参评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大摘要在3000字以内。
5. 6月20日前完成缓答辩,缓答辩组应由原答辩组成员构成。
6. 6月22日前提交缓答辩成绩(由教学办公室主任在补考成绩中录入)。
7. 6月24日前将“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表”(电子档)交学院教学办公室。
艺术学院
2018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