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通识课程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
于婉莹
摘要:本文基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艺术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分析了高校艺术通识课程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产生的美育影响,提出了艺术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三个方面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以此阐明艺术课程中所包含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的意义和目标。
关键词:高校美育;艺术通识课程;公共艺术教学;美育价值
作者简介:于婉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进一步加强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见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美学、艺术学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随着国家对美育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明确,美育要着力提升学生在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并帮助学生掌握某些艺术专长。美育所具有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成为更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基础,已经对高校进一步实施美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包含和体现着重要的美育价值。艺术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重视和积累美的生活经验。美育价值指的是美育应有的教育内涵和实现的教育目的。美育的内容,包括了人类艺术发展历史,包括了绘画雕塑、音乐、文学诗歌、建筑等,既有世界的,也有本民族的。艺术教育所应实现的美育价值,则是由知识传授和艺术创作实践带给学生对人类艺术成果的系统认识和欣赏,由此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并能够将这种审美能力迁移到学习研究和工作生活中,转换为如直觉和想象力、非理性思维能力等。美育所塑造的价值观中,既包含着人类共有的文化审美要素,也包含着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如文化自信等。清华大学设立艺术通识课,特别是“艺术的启示”这门课,是艺术教育实现美育价值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希望学生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绘画雕塑等艺术发展历史和具体作品的系统学习理解,通过亲自参与艺术创作实践,建立起对艺术更直观切身的感受,训练学生的审美和美的表达能力,提升美的鉴赏能力;在艺术历史的文化互鉴中,助力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在艺术创作实践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直觉和想象能力等非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2013年,清华大学以新成立的新雅书院为试点,开设系列通识课程。在开设文、史、哲等课程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了艺术课程,这在当时国内综合性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中,是为数不多的一种安排。多数情形下,大家对于艺术课程的认识,仍然局限于欣赏课和专业课,而不是通识课。新雅书院尝试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开设了具有通识性质的艺术课程“艺术的启示”。这门课3学分,48学时,每学期开设一次,每次八周。授课的对象全部是非艺术类学科专业的学生,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且在高考中都得到高分成绩的学生,绝大多数并未接受过艺术方面的专门训练,所以对承担这门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师而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门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除了课堂的讲授内容外,还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他们会走进学校的艺术博物馆,进入专门为他们设立的绘画工作室,直接参与各种形式的绘画创作,包括素描、色彩、版画、摄影等各个种类,从中获得直接的艺术体验和感悟。
开课这些年来,这门课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每个新学年的开始,新雅书院都会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争先选修这门课程。与其他通识类或艺术类课程明显不同的是,这门课既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对艺术、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认识和欣赏人类的艺术成果。这门课程从设计之初,就浸润了美育的价值内涵,同时调动和提高学生对环境和事物的感知力,启发学生对非逻辑思维作用和影响的认识和重视。
一、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素质教育,同时是一种文化共识教育。这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建立起的教育体系的典型特征。其中,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的“乐”是重要的美育内容,“乐”的内容中还包含了诗,《诗》《书》《礼》《乐》是最早的重要的教科书。因此,中国的文化传统是非常重视美育的,美育是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同样,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里,作为人文素养教育所要求的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天文、几何、音乐“七艺”中,也包含了音乐,也反映出欧洲教育传统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源于美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哈佛大学于1945年完成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原书名是“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这是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系统地阐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具体要求,也阐释了大学的教育目标,包括人的全面成长,以及通过教育所应实现的对自身文明的基本共识,由此构建起哈佛的通识核心课程体系。2000年后新调整的哈佛本科核心课程体系中,艺术类课程的比例超过了30%。作为哈佛通识教育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哈佛大学对艺术教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学习接受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艺术成果,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强化个人对传统的认识理解并能够扩展,三是要启发学生心智并能够达到塑造价值的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反映出艺术类通识课程对学生价值塑造的影响作用,这正是美育所应实现的重要价值所在。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一直强调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强调美育对学生全面成长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所蕴含的教育意义。2010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全面调整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调整后的方案中,第一条要求就是“审美和释疑”,突出强调了艺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性,从中可以看出斯坦福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麻省理工学院在2011年发表的《MIT 艺术教育白皮书》中,开篇提到:“艺术从美学、人文和社会等多维度加强了麻省理工学院在研究与创新领域所承担的使命。艺术知识与创造力体现了我们的校训——手脑并用,创造世界”。报告认为,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并能启发和鼓励学生凭借直觉在多个已知领域以及未知领域开展研究,这有助于重大发现的产生。这也是艺术教育发挥作用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重要方面。
清华大学一贯重视通识教育。梅贻琦校长的《大学一解》就是对清华通识教育的系统诠释,他把中国传统中对人的素质要求与清华大学的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心理学“知、情、志”三个方面的成长作为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构成了清华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1952年院校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但学校保留了音乐室,反映出清华并没有因此弱化艺术教育,反而进一步强调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蒋南翔校长支持和倡导成立学生文艺社团,通过文艺社团的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美育树立示范和榜样,促进和发展了清华大学的美育工作。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通过为全校学生开设艺术类课程,推进美育工作,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2003年,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教育素质基地”正式挂牌,为学生开设包括艺术内容的各类文化素质课程,也进一步推动了清华大学的美育工作。
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开设艺术通识课“艺术的启示”,正是在清华大学强调和重视美育的一贯传统基础上,将艺术教育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美育的教育价值。这是一次将艺术类课程融入通识教育的实践,特别是针对清华大学整体偏工科教育中逻辑思维教育强、非逻辑教育思维弱,理性思维强、感性思维弱的情况,以艺术通识课的方式加以改进,并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学生们对艺术问题本身以及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问题表现出了好奇感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不再把所思考的问题绝对化,并开始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问题,甚至能够将学习艺术的体会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当中。这对于我们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将美育的理念付诸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建立文化自信是美育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
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古今、文理”会通和贯通的理念,其中包含的重要教育内涵,就是希望学生通过会通和贯通,建立起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曾任清华学校校长的曹云祥就曾说,清华国学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本着中国文化之精神进行研究,利用科学方法,加以中国考据之法,研究中国高深经史哲学,以寻出中国之国魂。而艺术教育是实现“中西、古今、文理”会通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的国学大师们,正是通过中西艺术创作特征的对比互鉴,展示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展示出人类审美的共通性。例如,作为清华国学院的国学导师之一,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正是通过中西互相阐明,以诗词的“境界”说,提炼出古典诗词的大美意蕴。他的阐释,有鲜明的美学特征,也引导学生进入中华文化的美学境界,在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美学内涵的同时,建立起对自身文化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由此建立文化自信。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艺术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艺术反映着人类文明内涵的基本特征。因此,艺术能够将一个民族最根本、最基础的特征表达出来,这种特征是呈现在骨子里的特征,并渗透在其发展历史的血脉中,能够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建立和自信心的形成。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艺术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认识艺术在自身文明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从艺术作品中发现本民族的根本特征,以及展示出来的文化精神,以此建立文化自信。这是设立艺术通识课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艺术通识课的美育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
丹纳先生在谈到艺术的理想时,用了“特征”的表述。他认为,越是伟大的艺术家,越是能够把本民族的特征气质表现得深刻,这种特征的表现力构成了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他把艺术所能够表达出的民族精神特征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浮在表面的持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或思想感情,是流行的且暂时的,是最不稳固的。下一层,是可以持续三四十年,能够承载和反映出一代人的思想感情。而第三层,则是非常广阔深厚的一层,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虽经历破坏,但仍岿然不动。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溶在血液里的,经过世代连绵,其特征始终存在。这也是能够创造文明的种族所固有的特征。而伟大的艺术作品,则能够将本民族最本质的特征充分表达出来,并且能够显示出人类所共有的精神特质。这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这个基础和来源正是艺术,这也是艺术的理想。
在艺术通识课的内容中融入能够反映民族特征内涵的艺术理念以及艺术成果时,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是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设置艺术通识课所应实现的价值塑造,也正是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内涵所在,是艺术教育所实现的美育核心价值,是美育的价值实现。
“艺术的启示”课程内容的设置,在注重对中华文明的艺术成果学习和欣赏的同时,还注重不同文明艺术的特点和特色的学习,既包括独特的理论观点的学习,也包括独特的实践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西方和东方艺术的不同,了解自身艺术如何发展变化,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个学习过程的特点就在于文化的互鉴和比较,比较既是独立思考的开始,也是独特收获的开始。比如,正是通过卢浮宫和紫禁城艺术风格的比较,学生们才知道各自的特色在哪里,才知道紫禁城的美之所在,才知道自己的审美属性所在。再比如,通过中西传统绘画的比较,学生们开始懂得,为什么他们的绘画叫作“风景”,而我们的绘画叫作“山水”,而“山水画”和“风景画”又是怎样影响了我们不同文化的宇宙观、世界观乃至审美判断的。至此,学生们才会从心底里产生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萌生对于自己文化由衷的热爱。文化自信从来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更不是夸夸其谈的说教,而是一个又一个学生,从本民族文化中获得的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和骄傲。当然,学生们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学习比较,还要在绘画实践中做出实践比较,身体力行地去感受和体验,感受艺术创作的规律,体验绘画创作中的苦恼和快乐,并且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逐渐消除恐惧,建立起审美的自信,并在各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实践体会中,建立文化的归属感,在中华文化的继承以及自我的创作成果中,寻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实现美育价值
美育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艺术类的通识课程提供了美育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价值实现的可能,这是体现美育价值的重要方面。在进行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对美育所产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在目前美育的内容中,对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强调,特别是在直觉和想象力的培养方面,仍有不少欠缺。
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作为主导的时代。在目前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中,很多都是基于已经发现并通过逻辑关系证明是正确的知识。仅仅依靠这些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知识,不足引导让学生做出超越前人的新的发现。而帮助人类不断做出新的科学发现的重要基础条件,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直觉和想象力,这就是非逻辑思维所带来的创造力。非逻辑思维也是人类特有的,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与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关系密切。教育要能够激发这种思维能力,而不是抑制这种能力。
发表于2008年的《哈佛艺术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为了让创新力和想象力在我们的校园中蓬勃发展,教育和赋予所有学科的创造力,帮助塑造二十一世纪,哈佛必须使艺术成为大学认知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与人文、艺术(无论是经验还是实践)都是不可替代的知识工具。”报告认为,艺术创作是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形式产生的重要条件,应该被视作学生认知训练的基本要素,虽然具有出众艺术才华的学生是少见的,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应与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进行培养。《MIT艺术教育白皮书》报告中也强调,要鼓励艺术与人文、工程和科学的跨专业融合,为艺术创造力提供工程和技术支持。麻省理工学院成立的媒体实验室就是这种融合的充分体现,以艺术教育和研究的新型合作作为突破,大大推动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清华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初改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后,虽然延续了清华重视艺术教育的传统,但是在基础课程的设置方面,基本上是以开设数学、物理等强调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的课程为主。90年代后,学校逐步恢复文科类院系设置,艺术类课程有所增加,但也只是关于艺术鉴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辅修课程,较少从美育的视角去研究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强调美育对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意识仍有很大不足。很多学生是在没有经过系统美育的情况下,带着并不完善的思维体系结束他们的学业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能够展现人类创造力的最早期成果,就是艺术创作。从我们已经发现的那些人类早期创作的岩画、壁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独有的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抽象能力,并且以令人愉悦的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也包含着那些通过加工后的创造。由此,人类的文明逐渐发展演变至今,所有的创造都是从观察和想象开始的,即从艺术开始的。杜威曾经说过,文化的传承,从一种文明到另一种文明,都是以艺术为前提而非其他的事物。这既是美育的核心所在,也是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美育是一项“通过艺术的教育”,也是一种经由艺术去启发想象,经由艺术去激发创造的教育。学生以艺术视角去认识科学、哲学、人文等学科,也可以从这些学科的视角出发再次认识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逻辑化的思维模式会得到逐步拓展,非逻辑化的思维方式会被逐渐唤醒,逐步做到融会贯通。这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也才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在艺术通识课的要求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里所说的培养,是指直觉和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环境。这里所说的训练,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艺术实践。“艺术的启示”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大多是没有确定答案的,例如:课程的第一讲“答案的获得与问题的揭示”,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并不是一项以获得答案为目标的工作,能在一张素描中不断地分析“是否有绝对的准确”“是否有相对的对错”,怎样才能描绘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怎样才能描绘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学生们能够建立并习惯于这样的思维,教学的目的才能算真正达到了。第二讲“艺术的价值与心灵的自由”,着重引导学生在色彩的涂抹之中慢慢体会情绪的释放,体会心灵的自由,并启发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画,他们画的越多,就越感轻松、越感自如,而这恰恰是艺术价值能够形成的基础。第三讲“结论性的认定与非结论性的认知”,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艺术中不确定性因素的乐趣,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同样的内容,能够描绘出不同的结果。同样的结果,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受,以及在这些因素中所蕴含的那些意想不到的珍贵价值。这是一个理论讲解与实践体会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更侧重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侧重追问艺术创作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获取结果,侧重艺术的心灵体验而非功利满足。学生们由此发生了认知方式的转变,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也重新认识学习和生活。他们比以往更加注重个人的直觉,珍惜个人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进而促使了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形成。对新雅书院的学生而言,当他们所上课程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的知识体系时,这门课无疑带给了他们与以往课程不同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于直觉和想象力这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理解和重视。这对于训练工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来说,都是格外重要的。当课程结束时,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这门课程给予他们初步的,同时也是永久性的深刻影响。
四、促进学生建立审美经验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国外的研究型大学在美育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例如,斯坦福大学在2010年后修订的通识课程体系中提到的第一项要求就是审美和释疑,其中要求学生通过选修两门课程,认识理解人类多样性的文化艺术成果、历史发展过程、特征等,训练对理论阐释及辩论的分析能力、对假设及前提的判断和评价能力等,对艺术创作所表达的审美内涵应有的理解能力等,概括起来,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给予综合性的训练。
审美是人类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据此形成审美经验。朱光潜先生提到,我们观察古松有三种视角和态度。一种是木商的视角,观察古松作为木质材料的质地,是否具有商业价值;一种是植物学家的视角,关注古松的生长环境、枝干树叶内在结构等;还有一种是画家的视角,关注古松给人带来的形象和美感等。而第三种视角和态度,是人类观察事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这就是审美视角,这样的观察帮助我们建立起审美的经验,进而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的启示”这门课所包含的美育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经验,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教学内容,使美育教学的目标最终落地。在这个独具特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注重自我审视和验证的能力,审视自己的情感,验证自己的判断,进而思索审视和验证的所得,这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拥有审美能力的具体体现。艺术通识教育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能接受的为数不多的系统艺术教育,也是对我们的通识教育内容的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因为缺少艺术的通识教育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也远离了美育的教育理想。当学生安静地坐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里,面对着一幅幅经典的作品,能够独立地感受,能够独立地辨别,能够独立地与作品进行交流,体会这些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与个人和社会相关的标准、价值、意义,体会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时,学生们的审美的意识才开始苏醒,审美能力才开始提升。当学生在绘画实践课上一次次地面对雪白的画纸开始创作时,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曾经固有的思维方式是怎样限制了他们的新鲜想象和创造愿望,才能体会如何建立起审美经验,他们才发现,艺术在此建立起他们对世界的全新认识,他们也在此也重新认识到艺术带给他们的全新境界,一种美的境界。以实践课程中手工创作案例为例,学生在非具体性空间表现中感知有“维”的失与得和无“维”的得与失,通过分解与重构,发现空间的意义、艺术的意义(见表1)。
艺术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系,而不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广大在校学生来说,生活的实际就是他们生活的艺术,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受限制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受干扰地表达他们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教学最直接,也是最实际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一次次课程,源于一幅幅绘画,源于一次次讨论,当然也包括一次次的经验和一次次的质疑。艺术即生活,艺术即经验,艺术即创造。近些年来,我们将美育的观念意识,通过艺术通识课程的设置,贯穿到课程的具体实践当中,美育所蕴含的独特的教育影响,正在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里,融入学生基于与美育角度的思考和行动中,成为他们的“way of thinking, way of doing”。今天的学生会更具有民族的文化自信,他们会更主动地接纳对于自身的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则能够促使他们做出更多的发现和更好的创造。因此,“艺术的启示”这样的艺术通识课程中所蕴含的美育价值,也在文化自信的建立过程中,在创造力的发现和培养过程中,以及在审美经验和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于婉莹.浅议美育的不可或缺性[J].美术观察,2020(2).
[2]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366-405.
[3]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0:298.
[4]于婉莹.人文清华的艺术理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13-126.
[5]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