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素质教育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典型经验】东南大学扎实推进美育工作
2022-04-26 11:31 责任编辑:刘乐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通过强化美育课程建设、丰富艺术审美体验、创新美育活动实践,不断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引领学生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依托学科资源,强化美育课程建设。依托艺术学理论专业,深化美育通识课程与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打造主干艺术精品课程20门、专题性人文与美育课程30门。推进美育类精品在线资源建设,建设MOOC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建好“东南大学美育金课云平台”。利用专业优势和学科平台,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教师参与编写公共艺术课程教材,支持艺术专业教育教材出版。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设置艺术史论、设计、戏剧影视、美术、音乐舞蹈等五大系列美育类通识课程群,将学生观看艺术展演、聆听艺术讲座和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计入学时、学分,满2个学分达到毕业要求。根据公共艺术课程特点和教学规模,配备和增置专用教室、剧场、排练房、琴房等艺术活动场馆,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乐器、道具、服装等教学设施,切实保障公共艺术教育顺利开展。


强化内外联动,丰富艺术审美体验。积极统筹校内外资源,吸引社会美育资源走进学校,推动学校美育资源平台走出去。组织邀请名师大家、知名学者、业界精英等走进美育课堂,打造“中国文化工作坊”“读书与人生”等不同主题的名师课堂,形成优质美育公开课精品集。实施“文化名人进校园”工程,邀请不同艺术门类的名家大师登台讲学,每年举办多场高水平艺术类讲座,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与社会公共文化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与中小学共建艺术社团,不断提升学校美育工作影响力。重视传承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经典建筑和校园景观,建设包括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与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紧密联系的建筑载体,探索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渗透在校园情景之中,注重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鼓励广泛参与,创新美育实践活动。以学生艺术社团为载体和抓手,支持特色社团建设,成立民乐团、交响乐团、话剧团、桐心琴社等24个艺术类学生社团,平均每两周安排一次专场演出,不断提高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原创合唱作品《宫园薰》《山茶树下》《一棵金色的树》和舞蹈作品《送·别离》《万山层林》《青·春》在师生中获得广泛好评。完善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场馆的美育实践教学功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开展大师讲学和艺术展演、竞赛、工作坊等实践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利用好教学与实验资源,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跨年演唱会”“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节”“新年音乐会”“新生文化季”“毕业文化季”“校园文化月”等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不断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

(转自:教育部官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