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构建研究
姜海晨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教育信息化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由于涉及范围广、交叉部门多、回报率低等原因,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建设领域既是规划文化与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机遇。重新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结构,将之分为明德、益智、修养、技能、从业五个部分分别构建,并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建设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
从“素质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教育界一直研究在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之外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李建平等将素质教育定义为:“一个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由知识内化而成的个人才智、能力和内在修养的综合表现”[1],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涵。随着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专业类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方兴未艾,资源的建设和平台的建设项目不断涌现,然而对素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十分缺失。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本文从顶层规划的角度对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的构建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建设面临的困境
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项目缺失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涉及范围广
素质教育涵盖的范围极广,包括思想道德、文史理工、生活常识、身心健康等。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纳入文化与素质教育的范畴。因此,文化与素质教育非常难以组织、分类、规划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库建设。
(二)交叉部门多
按照现行高校运行的体制,素质教育在高校涉及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党政人员、团组织等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教师集思广益、相互配合。如果要进行这样的操作,需要全校拧成一股绳,从学校的角度打破体制的限制,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
(三)回报率不高
文化与基础素质的个体差异较大,进行素质教育需要长期的培养。开发独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和实际的效益,造成回报率较低,使学校不愿意组织开发。
(四)考核较困难
素质教育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难以对其进行评价和衡量,无法用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典型的案例是山东省曾经于2007-2013年在高考中添加了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并有诸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2]。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还是取消了该科目。素质教育的考核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命题。若将文化与素质教育融入现在的慕课系统,在考核环节上并非易事。
基于上述原因,很少有高校站在顶层设计的角度去构建素质教育资源库的逻辑,因此更加难以实施。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基本架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开发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以配合课内、课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本课题组经过长期的教学、辅导员工作实践与体会,并访谈了多位公共课、专业课与拓展选修课程的教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划分成如下五个栏目。
(一)公民基本素质——明德
公民基本素质主要指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作为已经或接近成年人的群体,即将具有社会中独立的角色,首先应该具备公民的基本素质。公民基本素质栏目包括法律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3个子栏目。
1.法律素质
让学生了解法律常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栏目的主要内容为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及其扩展课程,包括法律基础、法律讲堂与法律案例三个栏目。法律基础部分包括法理、宪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文档资料;法律讲堂部分包含本校教师的讲课视频等视频资料;法律案例部分包含典型、热点的社会案例等。
2.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的基本政治素养与公民意识,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政治素质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革命史、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
3.道德素质
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及其扩展内容。
(二)文化基本素质——益智
文化基本素质是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的核心部分,该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素质(传统哲学、传统宗教、传统历史)、跨文化学习能力(各种外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能力(计算思维能力)、逻辑与批判思维能力、文学艺术修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子栏目。
(三)身体基本素质——修养
身心基本素质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形体与礼仪、军事训练、体育达标、运动基本常识等。
(四)生活基本素质——技能
生活基本技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的物理化学知识、生活常识、医药保健常识、木工常识、电工常识、常用工具的使用等。
(五)职业基本素质——从业
职业基本素质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外语等级考试、社会认证考试等相关内容。
按照此种架构,基本能够将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相关资源都纳入某一特定类别中。在每个类别中,可以采用现在流行的标签分组检索法进行数据库设计,而不宜将子栏目分得太细。
三、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2000年来一直平稳上升,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课题组成员参与并主持过系列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网络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等在线资源的建设,在建设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时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注意资源库的跨平台性与共享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连接与使用网络资源的方式产生了彻底的变化。从2018年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得知,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了空前的98.3%,较之2017年末的比例仍在上升[3]。同时,运营商为推广客户占比而在校园内一再降低移动网络访问资费,使大学生具备了随时访问教学资源库的条件。在商业领域,优酷土豆、腾讯视频、A站B站等的界面和功能设计得非常优秀,并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因此,在建设资源库时,UI良好、跨平台访问、易分享、智能推荐等功能已经成为了基本的需求。选择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或进行规范的前端与后端设计,才能保证教育资源库被受众接受和有效利用。
(二)注意资源的著作权来源与侵权保护
盗版技术与防范技术总是相辅相成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能很轻松地将网站上的资源下载到本地。因此,文档资源、图片资源、音频视频资源等都需要进行适度的保护,如可将视频碎片化分散加密存储在云端。同时,引用、转载其它网站资源的时候,应该尽量找到并标注原始出处,以免引起著作权纠纷。
(三)注重开发原创资源与校本资源
内容是传播的根本,“内容为王”的概念并没有过时[4]。对素质教育资源库来说,优质、生动、专业、具备深度的内容是生存的根本。重平台、重结构、重思路、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建设会被弃置不用。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网络和企业能提供给学校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我们要善加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
(四)提升资源的表现形式与制作水平
由于社交网络与新自媒体的发展,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常见的访问习惯,如:访问视频资源优先于访问音频资源,访问音频资源优先于访问文本资源;对内容包装、美工、排版要求较高;对耗时过长的资源较为抵触。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应该使学生少进行碎片化阅读,但从建设资源库的角度来说,应该改变资源库的建设者和内容的制造者,顺应市场和受众的访问习惯而进行资源库设计。对内容进行剪辑和包装时,可以严肃对待课内的教学资源、灵活对待课外的教学资源。
(五)资源的更新与资源库的维护
资源的更新与维护是网站形成长久生命力的源泉。很多教学资源库建完即终结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的建设者只是为了参加评奖或项目结项,并未想将成果实际地应用在教学中。具体原因在于:其一,早期的网络接入环境和接入速度有限,很多高校校园网和学生接入的运营商网络不在同一网络内;其二,课程内容多数是教学录像,拍摄效果和剪辑效果较差,学生不愿意访问这样的资源;其三,不给教师带来回馈,造成教师不愿意继续更新维护。想要打破这种现状,一是要做出更好的内容,二是要形成一定程度的资源库与课程建设的运营体制与机制。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打破了专业的限制,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参与,可以不断推出新的专题或课程、做出系列成果,让资源库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六)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在当前的环境下,想推广和运行资源库,必然需要结合新自媒体的运营。建议单独开设资源库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由专人负责维护运营,在学生中推广、流传、分享。
四、结语
总体来说,建设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是一个需要长期运行、多部门协调的复杂工程。高校作为学术和教育的中心,理应肩负这样的使命感和教育情怀,对大学生文化与素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进行顶层规划,并认真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汪斌,陈龙.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路径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9):23-27.
[2]周咏梅,刘瑾.山东省高考《基本能力》考试之“素质教育”目标考察[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269-270.
[3]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20)[2018-08-30]
[4]孔宁.内容为王新媒体经营才能永不过时[J].传播力研究,2018(2):15-17.
[收稿日期]2018-09-1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素质教育资源库规划与建设理论研究”(GH150787)。
[作者简介]姜海晨(1978-),男,副教授,硕士,从事教育信息化管理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8)11-0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