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经历一次磨难,就对人生想透一层,再经历一次,又想透一层,最后他经历了大磨难,才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苏轼的样子。
▲《苏东坡品古图》
从“江水源头”到“宦游大海”
苏轼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苏轼《游金山寺》中的首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概括他一生做官的轨迹。
我们知道,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在他看来,家乡似乎已经是长江的源头,所以叫“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指的是江流入海。后来,苏轼被贬往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岛。海南岛四面都是海,果真“宦游”去了大海。事实上,苏轼的人生轨迹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他出生到21岁,即从景祐三年(1037)出生到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在这一时期,他没有写特别多的作品,但已表现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他8岁的时候,非常关注石介的《庆历圣德诗》。这首诗主要是歌颂庆历年间那些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他问了老师不少问题,但老师觉得8岁的孩子不懂什么。谁知,苏东坡回话:这首诗所歌颂的既然是人,我为什么不能了解一下呢?
第二个阶段是从21岁到43岁。嘉祐二年,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进京应试。这一年,是北宋文化史上有名的一年。当时,考中进士的除了苏轼之外,还有曾巩、程颢。那一年,礼部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元丰二年,发生了“乌台诗案”。这是苏轼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如果没有“乌台诗案”,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苏轼了。
第三个阶段是从44岁到58岁。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汉代开始,御史台通常会种柏树,柏树上栖了乌鸦,所以既叫柏台,也叫乌台。苏轼被朝廷逮捕之后,下御史台狱,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起用,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遭打压。苏轼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又知礼部贡举,后到杭州等地做官。
第四个阶段是58岁到66岁。这个时期是苏轼的人生低潮期。因为宋哲宗亲政,倾向于新党,故对旧党进行打击。于是,苏轼被贬往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往海南。他本来以为自己会死在海南,棺材都预备了,但幸运的是最终遇赦北还。北归途中,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去世。
▲ 苏东坡像
从“江上看山”到“雪泥鸿爪”
写出了令人称道的“博喻”
据统计,苏轼目前流传下来的诗有2700多首、词有330多首。结合四个阶段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的诗词创作始于第二个阶段。
苏轼母亲程氏去世,苏轼在丁母忧结束后,和父亲及弟弟,沿着长江,前往湖南。一路上,他们乘着船,写了很多诗歌。通过比较兄弟二人的诗,我们可以来看看苏轼的诗有什么特点。
比如《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首诗非常真实地描绘了青年苏轼坐在船上,看到两岸飞速逝去的景物。读这首诗,感觉就一个字:“快”。苏轼写得非常快,写到很多景物:船、群山、前山、后岭,又有山间的小径、山上的行人,还有坐船者、孤帆、飞鸟。这么多东西,一共56个字就全部呈现出来,写得极富动感和画面感。
他的弟弟苏辙也留下一首同题诗: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秾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两相比较之下,有人觉得苏辙这首诗更好。一是因为它的构思行文,较为符合人们通常的心理节奏,有一种延宕之美;二是更接近于我们读七言律诗时的那种审美感受,而苏轼的版本把很多意象堆叠在一起,就像走马灯似的,大家一下子很不习惯。
应该看到,诗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但就描写的技巧来说,似乎苏轼的更为出色。他的每一句写景,都有实打实的信息量。同样的字数,苏轼能把景象、速度、变化全部融摄进去,笔力非凡。
▲《李太白诗仙卷》苏轼撰
再举一个例子,苏轼要去凤翔做官,苏辙送他经过河南渑池这个地方。之后两人离别,苏辙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苏轼收到弟弟的这首诗后,也和了一首,即《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最高级的和诗,同原诗韵脚也要一模一样,所谓原韵原字,出现的前后次序也要一模一样,但最好能呈现不一样的意境。这就考验功夫了。
苏辙这首诗,是比较写实的。在嘉祐六年, 兄弟二人考制科的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还在寺庙的墙上题诗。如今故地重游,这个庙还在,于是回忆起当年在僧房共题壁的情景。诗末,用马的嘶叫结尾,情调略显凄凉。
同样是“泥、西、题、嘶”四个韵脚,到了苏轼手里,一首名诗诞生了。我们看,苏轼在前面并不交代两个人的话别,而是先来了一个比喻:人在各地游走,就像大雁的脚,踏在下过雪的泥泞之上。可即使在泥上偶然留下一个爪印,但看到这个爪印根本不知道大雁飞往哪里。而且,雪一直在下,大雁的足迹很快就被遮没了。这里,苏轼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就像走马灯一样,相遇,分别,各奔东西,为了仕途不知飘零到何方去。
这样的比喻,实际上是由苏辙那首原诗触发的。苏辙写“话别郑原上”,行人远去,但苏轼不讲具体的,而写出了一切羁旅行役之人彼此离别时的感受和人生漂泊无定的感觉。这样一来,这个普适性的比喻就永垂不朽了,后来浓缩为成语“雪泥鸿爪”。
熙宁十年四月至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徐州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百步洪”,水流非常湍急。一天,苏轼前去此地游玩,“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并写下两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这几句话里喻体很多,有飞奔的兔子、迅速飞落的老鹰、从千丈高的山坡飞奔下来的骏马,有弹琴的时候琴弦崩断的瞬间,有射箭时箭脱手的一刹那,又有像闪电掠过天际以及荷叶上的水珠迅速滚落。喻体七个,本体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百步洪的急流。这就是所谓的“博喻”,亦即钱钟书所言苏轼的诗里有“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
▲苏轼《双清图》
从“古今如梦”到“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步步达至新境界
苏轼的词比诗写得晚,一般认为是从熙宁三年开始写的。当时,他还在京城做官。
这里,特别要讲一首苏轼任职徐州时期所写的《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起因是苏轼在徐州夜宿燕子楼时做了一个梦。这座楼曾是一位唐代女子盼盼的居所。丈夫去世后,她就一个人住在里面,且一直沉浸在对亡夫的思念之中。
一位怀念亡夫的唐代女子和徐州地方长官苏东坡之间有什么关系?表面上看没有特别的联系,但认真诵读此词,可以感觉整个历史的发展就像滚滚洪流一样,在那个特别的夜晚,在那一刻,苏轼和那个唐代女子在梦中相遇,梦醒又分开了。二人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是历史洪流中渺小的个体,古往今来的种种恩怨,无论是男女爱情,还是仕宦功业,皆如一梦。
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因为他对当时的官场颇感厌倦,内心有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既想归隐,又很感慨。这首词就是这种复杂心境的反映。
▲苏轼《牧马图》
旷达是人生磨难磨砺出来的
经历了“乌台诗案”磨难的苏轼,在黄州时期写了有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它出自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关解读已有很多,这里说两点:
第一,人们通常认为,这首词写出了苏轼达观的人生态度。雨已经很大了,他却发出长啸,故意慢慢走。词一般比较含蓄,但这首词里直接申明苏轼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词中还刻意用了很多对抗性语词:“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表达作者对逆境、挫折、打击完全无所谓的态度。结合苏轼当时的人生经历可以发现,他的这种旷达其实是苦心营构出来的。晚清郑文绰说此词“以曲笔直写胸臆”,真是善于体察。
▲《东坡寒夜赋诗图》
最后,再来看看苏轼晚年的两首诗。一首是《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此时为元符三年,苏轼遇赦北还,要渡过琼州海峡。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其中“天容海色本澄清”一句写得非常好,描写了苏轼半夜渡海时看到的实景,但更写出了多年来沉冤得雪的一种快慰。最后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表明苏轼把贬谪海南当作一次奇妙游的心境,潇洒、豁达溢于言表。这首诗代表了苏轼晚年精神境界达到的新高度。
另一首是《答径山琳长老》: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这首诗写完两天后,苏轼就去世了。一个人去世前两天,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的人,不少是身上插满了管子。而苏轼还能写诗,不但能写诗,还能用典故,用《高僧传》里鸠摩罗什的典故。这位高僧临死时,叫三个外国弟子给他念神咒。苏轼诗中说“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意思是说鸠摩罗什你这个境界太差了,到了最后还没有看破,念咒有什么用,人终归难逃一死。
苏轼是在常州去世的。他当年离开黄州之后,曾经给朝廷上表说自己想在常州买几亩地,隐退于此,但未获同意。最后,苏轼在北返途中,还是在常州去世了,这也许是一种天意。
总之,通读苏轼的诗词,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旷达的人。这种旷达,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想象不到的人生挫折和磨难,然后一点点磨出来的。他每经历一次磨难,就对人生想透一层,再经历一次,又想透一层,最后经历了大磨难,才成为今天世人所看到的苏轼。所以,要读懂苏轼,就要读他全部的东西,并对他的人生经历要了解,要从诗词中体悟出变化的人生境界。
本文原载于《解放日报》,原文有修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推荐图书:《苏轼诗词文选评》编者:王水照,朱刚出版时间:2011年12月推荐语:《苏轼诗词选评》采用部类区划的方式,遴选苏轼诗、词、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约百篇,分雪泥鸿爪、变法风潮、乌台诗案、黄州岁月、玉堂风光、西湖醉雨、流放天涯、谈笑而化八个部分,进行分类、归纳与注解。选篇合理适中,注释精当详尽,解评优美流畅。作者介绍苏轼其人其诗其词其文,逐篇评说,论述精彩。分析和评论博观约取,广参慎择,深入浅出,易读易懂,以便利读者感触苏轼情智活动的脉络,适应新时代读者的欣赏阅读习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