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我来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想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关注、喜爱诗词文化。”来自铁道警察学院的大三学生姜震说。在3月14日的央视《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他夺下总冠军。
已经迈入第七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不断突破创新,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像姜震一样的诗词爱好者。以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小众诗词文化不断破圈,这档老牌文化综艺节目背后有何奥秘?
让诗词和时代契合
《2022中国诗词大会》有哪些亮点?在评委康震看来,最大的亮点就是提炼了若干关键词,这些词是在年轻人当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热词,同时又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新风尚、新风貌。《2022中国诗词大会》围绕“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大关键词,让诗词成为折射时代风貌的镜子。
制片人、总导演颜芳介绍,十大关键词的选出经过长时间的策划研讨,“我们都觉得诗词大会走到今天,如何能跟生活接壤,必须产生一个新的方法,因此想到用关键词的概念来串联十集的主题,也希望大家在看到这样的主题时,能够想到自己,比如说我人生当中最‘燃’的时刻是什么。”
最近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中,体育解说中也常常援引古诗词,在不少人看来,这也和《中国诗词大会》的带动有一定关系。康震认为,这说明当下人们愿意用诗词作为日常的表达,作为对事物最美的描绘。“古典诗词确实在当代生活中苏醒了,它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言语方式。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诗歌的方式、语言来解说选手的动作。”
《202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还出现了小剧场,由演员扮演千年前的古人,在舞台上展示诗歌的场景。用这种方式拉近古与今,沟通过去与现在,产生一种亲近感。
诗词文化在“扩群”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来的诗词热,尤其是武亦姝等上海选手的优异表现曾引发沪上诗词界讨论。上海诗词学会会长胡晓军曾表示,按照孔子对诗“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总结,当下诗词传承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实施“扩群”,也就是引导大众利用诗词交流思想情感、交换见解看法和实现社会交际。《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对此起到了积极作用。
节目中,来自各行各业的“民间出题人”,从自身职业、地域、生活环境等出发,邀请选手用合适的诗词元素作答。在2021年第六季节目中,一位奉节果农曾邀请选手从诗词的角度给果园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有人取“三寸金”,有人取“君须记”,在创意比拼中也助力当地脐橙行销全国。
在今年最后一期节目中,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创始人杨惠姗担任“画中有诗”的民间出题人。她用琉璃脱蜡铸造的形式创作了一件精美的琉璃作品,表现宋代曾几的诗句“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松皆作虬龙起”。这道题最后难住了所有人。
这件名为《青松凌云》的作品是杨惠姗在上海的工作室烧制完成的,很快将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一楼的琉璃工房艺廊进行展示。杨惠姗觉得,能够用自己的作品跨界出题,传播传统文化非常荣幸。“中国人的文化用中国人的语言来说,中国人的故事用中国人的情感来说。我想在中国琉璃艺术里探寻千年诗意传承,用琉璃的技艺致敬诗词之美。”
颜芳介绍,《2022中国诗词大会》增加了跟B站、快手的合作,引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鲜活表达方式。“现在大家面对疫情挑战,也需要诗词给予力量,带来精神滋养,这也许就是诗词大会带给我们的一种作用。”
“近年来,年轻人对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很善于将这些诗词转换成时尚的文化资源。”康震认为,随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时尚文化和生活中的日常文化,诗词将进一步飞入寻常百姓家。
(转自:中国百家文化网;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