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素质教育 >> 以文化人 >> 正文

以文化人

【文化杂谈】从红楼梦里的一个小茶盘 看风华熠熠的“燕京八绝”
2021-12-09 10:14 鲁婧  人民网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来到栊翠庵品茶,妙玉作为主人捧出各种茶具招待众人。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成窑”是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为名贵。能配得上这样茶杯的茶盘,自然也非俗物。妙玉捧的这件“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雕有龙纹饰,可能是皇家赏赐,又用了填金装饰,足见其贵重。


但小茶盘的奢华不止于此,其制作技艺“雕漆”曾是一门显赫的宫廷艺术,和宫毯、花丝镶嵌、金漆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京绣,并称为“燕京八绝”,手艺均承自宫廷造办处工匠,又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后散落民间,经过岁月洗礼,重新绽放出惊艳的华光。


出刀无悔 乾隆也爱的雕漆工艺


“燕京八绝”原属宫廷重器,共同特点是用料不菲、制作工艺繁杂细腻,器物精美华贵,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以雕漆为例。清代乾隆皇帝酷爱古玩,吟咏了多首与古玩相关的诗,除了字画、玉器外,最多的就要数漆器了,其中有几十首是专门写雕漆的。如他题写《咏永乐漆盒》赞道:“果园佳制剔朱红,蔗段尤珍人物工。无客开窗眄秋字,携童侍杖听松风。细书题识犹堪辨,后代仿为究莫同。三百年来此完璧,文房抚古念何穷?”


雕漆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据文献记载,唐代已有雕漆。现已明确出土、传世最早的实物为宋代作品。元代制漆名家辈出,到了明清,尤其是清中期,雕漆工艺出现了时代性的革新。


根据漆色不同,雕漆工艺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雕漆的精髓是“雕”,先要把天然漆料在造型各异的胎体上层层涂抹,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达到一定厚度后,趁漆料未干时用刻刀雕刻花纹,对技艺要求很高,极其考验创作者的功力,素有“出刀无悔”之说。


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这种类似浅浮雕,又有线描刻绘效果的做法,使得漆器装饰格外华美富丽。再加上热烈而又沉静的色彩,赋予雕漆低调而又尊贵的气质。


“阴花细缬珊瑚明,赪霞隐隐东方生。”


清代大诗人袁枚笔下的雕漆,如珊瑚般明丽、犹如霞光般熠熠生辉。

《唐人诗意·五扇宝座屏风》。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雕漆需要慢工出细活,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髹漆上。一般一层漆也就厚0.04毫米,一百层才4毫米。一层刷完了并不能马上刷第二层,必须等上一次漆层达到一定的干湿程度再上下一层漆。就算是仅仅刷出4毫米厚度,也得三个月,大的雕漆器物制作更是要花费上一年甚至好几年时间。由于过程复杂,用时也很长,在漫长的历史中,雕漆只作为御用之器出现于皇室或贵胄府邸。

《山水铜胎剔红香薰》。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时光中的珍宝 一器一物总关情


源于对精美金银饰品和奢华手工艺的极致追求,花丝镶嵌技艺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运用大量堆垒、编织、点翠等技法形成了北京花丝镶嵌特有的工艺风格。


花丝镶嵌是细金工艺中最精致、制作最困难的。花丝是把金银等贵金属拉成细丝,用堆垒等技法编结成型;镶嵌就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形,制成底座后把珍宝嵌进去。


花丝镶嵌的饰物一般属于“重器”,如在定陵出土的“金丝蟠龙翼善冠”,是明代万历皇帝生前心爱之物,只有在出席盛大典礼时才使用。《红楼梦》中,贾府小姐贾迎春有一支花丝镶嵌的“攒珠累金凤”,平时藏于匣中, 只有在八月十五等节日庆典的正式场合才佩戴。


同属于“燕京八绝”的北京宫毯又称官坊毯,兴盛于元代,亦属紫禁城的传奇奢侈品。其织造工艺考究,其原料、配色、图案也有严格要求,体现出浓郁的宫廷风格。尤其是“盘金毯”,用金线织成背景色,所用金线是金箔条包在丝线或棉线上捻成的,使宫毯金碧辉煌、熠熠生辉。民国初年盘金毯织造技艺曾一度失传,2003年开始,北京地毯五厂的老师傅通过努力,根据故宫博物院文物反复分析,于2005 年成功复原了这项技术。

《盛世龙福》。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珐蓝,源于欧洲,兴盛于中国。景泰蓝制作复杂,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质的胎上捏出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其中,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其外观细腻胜瓷、鲜艳夺目、华丽多姿,给人金碧辉煌、繁花似锦的艺术感受。


此外,燕京八绝中的金漆镶嵌、玉雕、牙雕、京绣都是古老的技艺传承,明清时期,由宫廷造办处工匠与各地优秀匠人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趣味的磨合沉淀,百年来大放异彩。


数百年过去,经过时代的变革,燕京八绝凭着精湛的手工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穿越时光,经受住岁月洗礼,积淀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一刀一刻、一针一线,千年技艺,世代相传,绽放在精美的器物之上。


一碟一盏、一器一物,美轮美奂,蕴含中华文明底蕴,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转自:人民网-文旅•体育频道;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