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素质教育 >> 以文化人 >> 正文

以文化人

【文化杂谈】植树节背后的文化寓意
2020-03-13 11:11 张凡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如期而至,尽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并没有过多精力去关注这样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然而,这样一个看起来比较稀松平常的日子,对于疫情当下的中国,却显得更加醒目和意义非凡,其不只是因时而作的顺其自然,更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遵循“天人合一”之生态自然观的最佳体现。更为关键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特殊的日子正在不断唤醒国人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

众所周知,植树节对于我国,起始于上世纪初叶,至今已有一百年多年的发展历程。民国初年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现如今人们认识中的植树节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经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这过程中虽因时代的衍变而所指略有不同,但始终没有离开过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营造良好生态之初衷。

从传统层面上来说,每年公历的3月12日,介于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之后、春分之前。此刻正值仲春,又恰逢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之时,极有天地交感、万物萌芽、蓄势待发之势,这时节种树可谓最为适宜。一般来说,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先民顺应天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熟悉一年四季在时令、气候、物候等诸多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认知体系,更是我国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产物以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冬去春来、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轮回与自然验证了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时令、节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毋庸赘述,“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惊蛰”乃是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地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阵阵,雨水增多,万物勃兴在即。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拟古·其三》中有云:“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可见,自惊蛰始,便是草木受到雨水润泽而日渐舒展。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也曾言及,“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可以说,种田人家顺应农时而劳作、开始忙碌起来……故而,把每年的植树节放在惊蛰之后,也是国人顺应自然节拍、亲近自然的“应时而作”。

而“天人合一”作为我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相谐相生的命运共同体。可是,一直以来,总有人固执己见、妄想在大自然面前耀武扬威,过分自信于人定胜天,向大自然一味地索取而没有节制,继而造成种种生态灾难。很大程度上,“人定胜天”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很多时候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仍旧是个顽皮的孩子,那些试图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就可以突破大自然对人类的限制的想法或做法不仅是荒谬的、也是短视的。

如上所述,身为大自然中的重要成员,始终离不开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赠予和恩赐,因而人与自然须要和谐相处,不能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强调的是人类要合着大自然的节拍有序推进人类自身的四时之作,同时也有跟自然界中其他物种和谐相处,特别对野生动物,既不能滥捕滥杀,更不能妄图饮之食之,正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吃着不洁净的食物必然会招致人类自身的伤痛或是灾难。

图文原载于中国文化传媒网,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