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香港电影:今日困境与未来趋势
报告时间:2018年6月1日(星期五)下午16:30-18:00
报告地点:思学楼B110
主办单位:科研处、艺术学院
主讲人简介
卓伯棠,教授、博士,现任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总监、香港电影发展局委员。 曾就读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获学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制作硕士,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哲学博士。近年从事电影与电视方面研究,在完成《香港新浪潮电影》 书后,正投入香港电视与全球化的相关研究。多年来在海内外有关的学报、专刊与专著,如Post Script、《香港国际电影节回顾专刊》、《电影艺术》、《联合文学》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从事电影评论多年,多发表于《影响》、《大特写》、《电影双周刊》、Cosmopolitan、《亚洲周刊》、《联合报》、《广播电视周刊》与《星岛日报》等。著作包括《香港类型电影》《与罗卡、吴吴合著》、《分解主流电影》与《中国早期商品海报》,合编《邵氏影视帝国 文化中国的想象》《麦田,2003》等。 曾任香港广播电视公司《简称无线电视台》编导,执导过《国际刑警》、《的士司机》、《四眼神探》、《女人三十》、《霓虹姊妹花》系列,以及影片《煲车》与《宾妹》等。
讲座内容:
香港电影发展局委员卓伯棠老师就香港目前的电影市场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并且会将香港电影市场与内地电影市场进行对比。其认为,目前两地的合拍片每年约有30多部,香港的导演、武术指导以及摄影都受到内地同业欢迎,三者的工作是一个有顺畅制度的环。合拍片的现存问题是两地在幕后从业者和演员人数方面的比例限制,希望能够尽快打通这个限制,让剧组自由搭配人员比例。
卓伯棠老师认为,特区政府应该加大对港产片的资助。香港电影发展基金在2007年至2017年,平均每年资助的电影不到3部,10年间直接用于支持拍电影的拨款亦只有8000多万港元,他希望每年可资助30到50部电影。以电影的票房分账为基点进行解读,逐步扩展到整个电影制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