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毕业于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的蒲冠州,怀着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10年来,他始终真情付出,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执着地追求着朴实的人生理想: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为师共进,为亲至爱,为导领航”是蒲冠州的QQ签名,也是他作为辅导员的理念。
为师共进,他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当一个学生一旦把良好的习惯养成了,慢慢地,他就会变成优秀的学生。”蒲冠州说。
每天清晨,梦溪河边总有一位30岁左右的“大”学生捧着课本,与一群大学生一起晨读。这位“大”学生就是蒲冠州。
为鼓励学生坚持早读,蒲冠州从开始做辅导员起,就坚持与自己的学生一起晨读。几年来,与他一起晨读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他的习惯却始终没变。
除了与学生一起晨读,蒲冠州还加强自身的学习。蒲冠州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并且是新鲜的。为了充实自己,近年来,蒲冠州自费购买了2万余元的书籍,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培训,撰写了近10本50余万字的读书心得。还作为四川省的辅导员代表,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所撰写的《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探讨》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救救我的儿子吧!”2011年开学不久,蒲冠州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学生家长。
原来,这位家境贫寒的学生,原本应该读大四,却因为沉溺于网吧,学校决定让他重读大三,于是就降级到了蒲冠州的班上。伤心欲绝的父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蒲冠州。
“您放心,他既然是我的学生,我就会把他引上正途。”蒲冠州给他专门制定了一套“拯救计划”。在计划实施的第一个月,蒲冠州便与他同吃同住同上课,以督促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做法深深地感动了该生。通过蒲冠州的教育培养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他不仅通过了英语四级,还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抛弃,不放弃,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蒲冠州说。
为亲至爱,他是学生生活的知心人
蒲冠州的学生还有另一个共同的身份:他的弟、妹。每接到一批学生,他就像哥哥一样,反复翻阅学生信息卡、分批找学生单独谈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生源地、家庭等基本情况。
“对每一名学生负责,就是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蒲冠州说,辅导员这份事业,需要一份朴素的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龚同学看来,蒲冠州就是那个改变他命运的人。大二那年,为了赚钱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该生掉入了传销的“陷阱”。得知消息的蒲冠州急得寝食难安,第一时间便与他进行沟通。通过多次走访宿舍、促膝长谈、短信交流,龚同学最终被带出了传销的苑囿。
此后,在蒲冠州的鼓励下,龚同学发奋学习,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一切,正如龚同学在日志中写道的,“在我人生最困惑迷茫的时候,蒲老师以亲情般强大的力量,把我指引向正确的方向。”
因为艰苦行业的原因,在石油高校,贫困学生较多,在蒲冠州所带的班级中,也是如此。
在摸底调查中,蒲冠州了解到部分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为此,他第一个捐款并在全院发动成立了“爱心基金”,在他的帮助下,近5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物质的贫困容易解决,精神的贫困更需要慎重对待。”蒲冠州发现,不少贫困学生都有自卑心理,在申请学业资助时甚至有“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想法。
“要让每位学生有尊严的得到帮助。”蒲冠州最终想出了个好办法。他设计了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会网站建设”等10余个小型IT项目让贫困生进行开发,并自己掏钱给贫困生发工资。
其实,蒲冠州的工资还不到2000元,但他却把每个月工资的四分之一拿出来,“悄悄地”资助了贫困生。
计算机2007级的吴飞云同学,在工作两年后才知道自己“受骗”:所谓的学校出钱请我们开发系统,其实是蒲老师借它的名,用自己的钱,对我们进行资助。
为导领航,他是学生成长的铺路人
学生习惯称辅导员为“导员”,而在蒲冠州身上,“导员”又被他的学生们赋予新内涵:“生涯导航人”。
在计科院,每两周举行一次的“小教授”学术交流活动,是任凯最盼望的课外活动,“在这里,总能激发出我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学生只有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蒲冠州在所带学生中先后组建了43个学习兴趣小组、5个学生科技社团和一个“小教授”团队。
蒲冠州所带学生在全国信息安全技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连续三年荣获ACM程序设计大赛铜奖,任凯等同学自立项目“我的微大学”受到四川省科技厅资助,5个科技社团还承接了企业外包项目12项……
同时,蒲冠州作为负责人,创建了“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围绕“职业角色体验”、“职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五个模块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各种教育活动20余个,受益学生达到5000余人次。
三万多公里的行程,15本摞起来足有1米多高的记录本。在蒲冠州的家里,有个柜子里保存着蒲冠州做辅导员以来,走访用人单位的各种交通票据,以及15本写满了密密麻麻毕业生姓名,工作单位,工作情况的记录本。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2011年,所带班上有23名四川籍学生签约到了上海企业就业,蒲冠州便利用假期前往看望,还贴心地给每位学生购买了一罐四川产的辣椒酱。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的成长成才,蒲冠州利用每年寒暑假的机会,自费到学生就业企业回访,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追踪调查。上海海隆股份有限公司的贾女士感叹道:“招聘毕业生这么多年,还没见过一个大学辅导员像他一样,对学生的就业这么关心,这么尽心尽力。这样的老师带出的学生,素质会差吗?”
十年来,蒲冠州一共送走了5批毕业生,共计1400余人,每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蒲冠州在平凡的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坚持了十年。“把学生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而不只是工作。”十年辅导员生涯,蒲冠州践行着自己的志向: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人物档案:蒲冠州,男,汉族,中共党员。
2013年3月,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12月,学校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2012年11月,新疆石油就业指导奖;
2011年12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11年9月,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7月,学校2007——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