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1日      作者:      编辑:陈波      审核:      点击:[]

《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社会语言学

英文名称:Sociolinguistics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课程编码:S0502302

学分: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修读基础: 学生应先完成《普通语言学》课程

主讲教师:王淑雯(教授)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通过《社会语言学》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分支之一,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加强学生在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学好其它英语专业课程。

2.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强调经典社会语言学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方法论基础、概念体系、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注重客观介绍不同学派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积极介绍社会语言学的最新发展,努力探索新的语言社会现实规律

教学重点:社会语言学热点问题

教学难点: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研究方法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如何兴起的这门学科都有哪些基本概念,语言与性别、年龄、行业乃至职业有何关系,语言接触和相互影响,语言的变异及研究方法,如何开展言语交际和语言规划。

2)培养学生具有动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语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求索习惯,能够结合丰富多彩的社会和语言现实,包括生动详实的语言材料和社会材料,阐释特定的言语社会及其言语生活。

3)认识语言的交际性,提高自身的素质;鼓励他们关注现实,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从总体上了解社会语言学的面貌,掌握学科兴起的内因和外因,进而认识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语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最终把握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学要点:

1.    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2.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特点

3.    社会语言学的分类

4.    社会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5.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课题

6.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教学重(难)点:有关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的各种解释;社会语言学兴起的外部原因;社会语言学的实践价值

第二章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3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社会的变化促进了语言的变化,理解言语行为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人行为,会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果不注重交际问题和交际态度,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

教学要点:

1.    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2.    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变化

3.    言语行为受社会因素制约

4.    交际问题和交际态度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言语行为受社会因素制约;交际问题和交际态度导致的社会问题

第三章 语言和社会集团(6学时)

教学要求: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地域因素、社会因素(性别、年龄、行业、阶层、阶级等)已经民族、种族对语言的影响,还要从功能角度了解语言的功能变体,学会选择恰当的语域,实现交际的目的。

教学要点:

1.语言变体的定义

2.语言的地域变体——地域方言

3.语言的社会变体——社会方言

4.语言和民族、种族

5.语言的功能变体——语域和语体

教学重(难)点: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语言年龄差异的表现形式;社会集团与语言社团的关系;语域的选择

第四章 语言的接触和相互影响(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接触的含义、接触发生的条件,理解和掌握语言接触所导致的影响;语言使用上的变异——双语和多语现象,以及双语或多语现象引起的语码选择、语码混合;语言结构上的变异——语言干扰,以及语言的深度接触引起的混合和融合等。

教学要点:

1.    语言接触的原因

2.    语言接触发生的条件

3.    双语和多语现象

4.    语言干扰

5.    语言的混合和融合

6.    语言的扩散

7.    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

8.    借词

教学重(难)点:双语现象与双语制;语码的选择与混用;语言的混合和融合

第五章语体、语境和语域 (6学时)

教学目的:分析言语行为理论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

教学要求:初步掌握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分析理论,理解不同概念,了解语言与语境的关系。

教学要点:

1.    谈话对象对语体的影响

2. 适应理论

3. 语境、语体和阶层

4. 非西方社会中的语体

5. 语域

教学重(难)点:语境、语体和阶层;言语行为理论与话语分析理论

第六章 言语功能、礼貌和跨文化交际 (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礼貌策略,礼貌惯用语,会话策略,会话风格,交际事例。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礼貌。

教学要点:

1. 言语的功能
 2.
礼貌和称谓形式

3. 不同文化的语言礼貌

教学重(难)点:言语的功能;会话策略

第七章语言、认知和文化 (4学时)

教学目的:学习语言与认知和文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要点:

1. 语言和感知

2. Whorf

3. 语言类别和文化

4. 语篇模式和文化

5. 语言、社会阶层和认知

教学重(难)点:语言、社会阶层和认知;语言与认知和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态度和应用 (3学时)

教学目的:学习语言态度和语言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的使用。

教学要点:

1. 语言态度
 2.
社会语言学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社会语言学和教育;社会语言学和教学的关系

第九章总结 (2学时)

教学目的:学习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动态,介绍一些相关研究选题。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

教学要点

1. 社会语言能力

2. 社会语言分析的范畴

3. 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

教学重(难)点:社会语言学热点问题社会语言的普遍规律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

2.成绩评定办法: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社会语言学导论》, Janet  Holme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第三版

(二)参考书目:    

[1]《社会语言学引论》, Ronald  Wardhaugh, 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2000

[2]Sociolinguistics, Hudson  R.A.,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社会语言学论文集》, 祝畹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纲执笔人:王淑雯

大纲审批机构:                   外国语学院学术(或教授)委员会

                                           2015        

上一条:《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