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 3学时
教学内容:
1. 语言学是什么?
2. 语言是什么?
3. 语言的定义特征
重点:语言及语言学的定义;语言的定义特征;语用学的一些重要区别,包括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难点:语言的定义特征,尤其是任意性与移位的定义特征;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第二章 语音学 3学时
教学内容:
1. 语言的声音媒介
2. 语音学
3. 音系学
重点:语音学,音系学,最小对比对,协同发音和同化的定义;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分类;属于同一音位的音位变体要符合的条件
难点:音位 和音位变体的定义;具体的同化规则,如齿音化,软腭化等等
第三章 形态学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导入
2. 开放词类和封闭词类
3. 语素——意义的最小单位
4. 分析词的结构
5. 曲折和派生语素
6. 构词的形态规则
7. 派生法
8. 复合词
重点:语素,自由语素,粘合语素,词干,词根,词缀,曲折和派生的定等等;词语的构成方法,例如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等等;复合词
难点:语素的分类;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
第四章 句法学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句法学是什么
2. 范畴
3. 短语结构规则
4. 短语成分
5. 句子(S规则)
6. 转换生成理论
重点: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从属结构,并列结构的定义;三种句法关系,例如位置关系、替代关系和同现关系;如何应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转换生成理论
难点:直接成分分析法;区别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第五章 语义学 3学时
教学内容:
1. 语义学是什么
2. 关于意义研究的一些观点
3. 词汇意义
4. 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
5. 意义分析
重点: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从属结构,并列结构的定义;三种句法关系,例如位置关系、替代关系和同现关系;如何应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转换生成理论
难点:直接成分分析法;区别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第六章 语用学 3学时
教学内容:
1. 一些基本概念
2. 言语行为理论
3. 会话原则
4. 跨文化语言失败
重点: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和叙事句之间的区别,三种行事行为理论,言外行为,言内行为和取效行为;合作原则,准则的违反,含义的特征
难点: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第七章 语言变迁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导入
2. 语音的变迁
3. 形态和句法的变迁
4. 词汇和意义的变迁
5. 一些近期趋势
6. 语言变迁的原因
重点:语音的变迁;形态和句法的变迁;词汇和意义的变迁
难点:语言变迁的原因
第八章 语言和社会 3学时
教学内容:
1.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2. 语言的变体
3. 标准变体
4. 皮钦语和克里奥语
5. 双语制和双言制
重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的变体;标准变体;皮钦语和克里奥语
难点:双语制和双言制
第九章 语言与文化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导入
2. 文化是什么?
3.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4. 文化差异的语言证据
5. 文化接触,文化重合和文化融合
6. 文化教学和文化学习的意义
7. 跨文化交际
重点:文化的涵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差异的语言证据;文化接触;文化重合和文化融合
难点:文化教学和文化学习的意义;跨文化交际
第十章 语言习得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导入
2. 儿童文化习得的理论
3. 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阶段
4. 语言环境和关键期假设
5.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6. 非典型阶段
重点:儿童文化习得的理论;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难点:语言环境和关键期假设;非典型阶段
第十一章 二语习得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导入
2. 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关系
3. 对比分析
4. 错误分析
5. 中介语
6. 二语学习中本族语的角色
7. 二语学习模式和输入假设
8. 个体差异
9. 二语习得及其教学含义
重点: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联系;中介语;二语学习中本族语的角色
难点: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二语学习模式和输入假设;个体差异;二语习得及其教学含义
第十二章 语言和认知 3学时
教学内容:
1. 引言
2. 认知语言学
3. 心理语言学
4. 美国结构主义
重点: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心理语言学的概念
难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和语言处理;心理语言学模式
第十三章应用语言学 3学时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
2. 研究方法
3. 流派
重点:应用语言学的概念
难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总结 1学时
教学内容:
系统回顾《普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
重点:理论梳理
难点: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