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来时的路,烛照未来征程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是一个提醒,周末约会、亲子偕游、友人相晤,不妨去博物馆,安静地走进历史,传承文化薪火。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地博物馆以丰富的形式呈现百年党史,讲述红色故事。一件件文物、图片、档案,带领人们重温“来时的路”,探看那一颗颗求索真理、拯救苍生的初心,走近那些革命英雄和改革先驱的壮阔人生。
假如穿越百年,国人会面临这些——列强在巴黎和会商定,将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及其铁路、矿产等统统归日本所有;华北大旱,饥民充塞城镇道路,“计岁给价”鬻儿卖女:15-20岁少女每岁1元,15岁以下3-5元,不及5岁找不到买主……
100年前,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中国。在一个炎炎夏日,13位共产党员走进上海法租界望志路那幢极不起眼的石库门建筑,围着一张长餐桌悄然坐定。一场红色浪潮从此席卷中国。仅仅28年,四万万人口的东方古国便诞生了红色政权,终结了国家可欺、百姓流离的历史。
身临其境,才会感到“开天辟地”这四个字的分量,才能更深刻理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疫情来袭,全球渴望“恢复与重塑”,而奔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河,其源头在历史中汩汩流淌。重温历史,会平添对于未来的信心:经历过苦难的中国,秉持着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惧任何艰难险阻。不论是战争、地震、疫情,不论是列强环伺的危机还是体制僵化的藩篱,都挡不住革命者和改革者前行的脚步。
有位英国学者说,博物馆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这样的体验,应该从孩子们开始。各地林林总总的革命文物主题展,应该直接面向青少年,甚至不妨将近现代史课堂搬到博物馆来。
时隔百年,地覆天翻。2021和1921,我们面临迥然不同的中国,也面临迥然不同的挑战。让青少年走近博物馆里的“战火纷飞”与“慷慨赴义”,走近“恢复高考”与“包产到户”,走近“国之重器”与“抗震抗疫”,细细打量百年间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足迹,他们对历史、对先辈的感受必将鲜活而深刻。
唯其如此,未来可期。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李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