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是传统节日,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缅怀亲人、踏青郊游等习俗。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祖,清明扫墓祭祀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后人追怀先祖,不忘自己从何而来。清明节为传承家风、培育家风、弘扬家风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在文明祭扫、清朗过节的同时,重温家规家训,回忆家族往事,沐浴亲情恩泽。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有文化内涵的,更是有精神内涵的,这是一次涤荡心灵的过程。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门第家风的教育和传承,也许我们从小家里并没有明确提出过家风是什么,但从父辈潜移默化的行动中就可以感知到我们的家风: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与人为善、懂得感恩;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做善事,不求回报;为人老实,不干坏事;常做好事,无怨无悔……如此往复,一切便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形成并根深蒂固。
好家风沐浴一个人良好的“人之初”。古往今来,家风教育成就了多少人才辈出,可以回望一批领袖的家风教育,令人叹服。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传承好家风,家长的言传身教举足轻重,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把诚信放到第一位。在教育孩子方面,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无法对他讲什么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这时,父母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点点地去灌输这个道理,而不是只要孩子犯错,就怒骂斥责,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孩子教育也就难谈成功。传承好家风,以生活化的场景、日常化的活动、形象化的载体,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以更多结合融入的方式,发挥村组、社区、单位的组织优势,借助互联网平台,使好家风突破家庭家族局限,由小家向大家、由个体向群体扩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昂扬向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传承好家风,我们要努力把众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求的好家风传承开来,让美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把民族精神道德的大厦根基筑牢。
转自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