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9日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乐恒老师与我院师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互动”学术座谈会。刘老师首先就未来文化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介绍,他认为多元化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刘老师着重从现代性与后现代的角度对如何实现多元化发展做了简要的阐释,刘老师认为现代性主要有三个特点:1.二元对立。即主客二分的格局;2.代表制度。代表制度是体现主客关系的另一种方式。3.强调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工业文明以来的主导观念,因此必然会导致人对自然的征服。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工具理性可谓难辞其咎。后现代性则是现代性的“翻转”,因此呈现出以下特征:1.强调主客统一;2.不断解构代表制度;3.批评工具理性。总的来说,后现代性就是强调多元性,是由现代性强调的关心自我走向了关心他者,是他者的哲学。有鉴于此,在实现未来文化多元发展过程中,就应当将现代性与后现代新的优点进行有效的结合。最后,他认为儒家孟子的主体挺立思想就与后现代性所倡导的主旨不谋而合,体现着主体性落实好的同时又关心他者、不伤他者的思想。在座谈会过程中,刘老师对各位老师、学生的提问均一一做了解答。与会师生交流融洽、各抒己见,学术氛围相当浓厚。
参会老师:崔发展 张健丰 卢士敏 潘建屯 彭雪华 邵 琪
吴祖刚
张培高 张 莉 李春燕 任重远
参会学生:李丹丹 杨晓亮 刘 玉 张晓林 冯 雯 范豫鲁
赵 静 赵红梅 贾海燕 李
瑶 刘俊琪 张 宇
张丽红 杨 娟 张秋阳 张 晓 刘利萍 肖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