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2点半,天府人文讲坛第三讲在博学楼A508会议室举行。我基地诚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闵家胤教授作了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模型的重大缺陷》的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党总支书记帅建祥,马院部分教职工、全体研究生及其他学院师生聆听了此次学术报告。报告由张小飞院长主持。
闵家胤教授首先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切入了报告的主题,在他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绝对真理、教条主义,而是相对真理,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他说目前中国哲学界的问题是把某些哲学原理当宗教教条来信奉,因此闵教授从破除三个哲学教条展开了论述。第一个哲学教条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尖锐对立。在报告中,闵教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个“唯”字的解读,令在座的每位学生和老师耳目一新。第二个哲学教条,是用笛卡尔研究认识论的框架研究本体论,结果令近代哲学陷入“思维与存在”,“物质和精神”的尖锐对立。第三个哲学教条是相信历史唯物论是完美无缺的理论。
闵教授接着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历史唯物论社会模型的重大缺陷。他认为第一个缺陷是没有“人”。第二个缺陷是没有“文化”,没有“教育”,当然就没有“人的生产”和“文化信息生产”,导致我们长期轻视文化和教育。第三个缺陷是只有一种生产,那就是物质生产。第四个缺陷是没有环境。鉴于以上种种缺陷,闵教授提出了一种社会系统新模型,并且对此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他认为:社会系统是在太阳辐射能量推动下,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进化出来的由人组成的进行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文化信息生产的远离平衡的自复制-自创造系统。在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相互作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应该一分为N(1≤N≤∞)的看问题。此外,闵教授还提到在社会系统内部有三种生产,其中重要的就是人的生产。人作为系统内部最宝贵的生产力,在消耗着物质能量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出各种社会财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的这种生产是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导致了人与自然的极不和谐,破坏了系统的平衡。因此,他呼吁我们要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生产。
报告将要结束之时,闵教授依然向我们讲述着他对哲学的思考和感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引发了在座师生的深刻思考。另外,闵教授对一些现实问题作出了精彩的表演与解答,现场掌声不断、反响强烈。闵教授的人格魅力和对学术的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
闵家胤教授作报告 |
 |
报告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