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

    2017-05-05 高国良:《反杜林论》(二)

    发布日期:2017-05-08 作者:    编辑:胡仲成    审核:    点击:[]

    日期:2017年5月5日

    地点:思学楼D501

    时间:19:30-21:30

    领读:高国良

    主题:《反杜林论》引论

    此次读书会阅读的是《反杜林论》的引论部分,主要包括《概论》、《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两方面的内容。

    恩格斯在《概论》中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他认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虽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但其立足于启蒙理性所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依然是一个阶级社会,阶级对立和差别并未被消除。伟大的空想主义者们试图解放全人类,系统提出了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但空想社会主义并非一门科学的理论。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若想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在此期间,近代德国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将整个自然、历史和思维描述为一个运动和变化的过程。现代唯物主义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颠倒,推动了自然和历史领域的深刻变革,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恩格斯还指出,正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得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在《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这一部分,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哲学体系的虚妄和自我矛盾,针对杜林对哲学家和社会主义者的轻蔑和谩骂予以了严厉的讽刺。

    参会人员:崔发展、高国良、张培高、张健丰、卢士敏、罗文双、张梦珂、王红、李锦韬、谢峥光、曾凯、朱文超、黄果兰、邓雨珠、张维强、喻金伦、和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