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暨行走的思政课“传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武侯祠站)

    发布日期:2024-01-19 作者:杨莉 罗双伶    编辑:秦承明    审核:张莉    点击:[]


    2023年1月15日下午,德法安澜实践团成员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在德法教研室杨莉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前往成都市武侯祠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暨行走的思政课“传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就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三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和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个性突出的英雄,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忠义、智慧和勇武的精神。武侯祠,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供奉的正是刘备、诸葛亮以及关羽、张飞、赵云等蜀汉英雄人物及朝廷重臣。

    沿着观览路线,步入诸葛亮正殿,有一副楹联,被推为武侯祠诸联之冠,即“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该联既是诸葛亮一生兴汉治蜀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成就他千秋功业的重要原因。跨进祠堂正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是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该碑由名相裴度撰写碑文,名书家柳公绰书写,名石匠鲁建镌刻,故称“三绝碑”。碑文中概述了诸葛亮的不朽功绩,最后“蜀国之风,蜀人之心,锦江清波,玉垒峻岭,入海际天,知公德音”作结语,言诸葛亮虽已故去,却如同高山流水一般存于天地之间,记于蜀地百姓心中。武侯祠是三国文化的圣地和代表,彰显古人的忠义精神,是需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历史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武侯祠站,是德法安澜实践团队行走的思政课“传承”系列中的第三站,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交流,以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实践团成员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在实践中汲取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观学习

     

    祠内游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