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5-09-18 作者:卢婷婷    编辑:陈海兵    审核:    点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英文名称:Guidance Reading of Marxist Classics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编码:S0305201

    学分:2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

    修读本课程需要具备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世界近现代史知识。

    主讲教师:李学林(教授);吴祖刚(讲师、博士) ;李春燕(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使学生从文本的角度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这些著作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文本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课程使学生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价值理想和基本精神,坚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答现实的和思想的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研究水平。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必修的一门理论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文献学、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恩格斯晚年与列宁著作等内容,以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课程重点: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列宁著作

    课程难点: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与版本学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清楚地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哪些重要著作以及这些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论源头并能准确地理解;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文献学,学会查阅、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能在专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正确引用著作中的观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阶段  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与版本学

      一、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版本问题  

      三、列宁著作的版本问题  

      四、斯大林著作的版本问题

    教学重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版本问题、列宁著作的版本问题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学时安排:6学时

    第二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版本情况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

      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的世界影响  

      五、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异化劳动与唯物史观、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巴黎手稿》关于共产主义的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三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一、关于《提纲》的评价

      二、关于《提纲》总体结构的问题  

      三、关于实践观感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

      四、关于提纲具体观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学时安排:1学时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点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难点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教学重点:“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如何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本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4版)》、赵玉兰 著《从MEGA1MEGA2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诞生与发展》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

     

    第二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

    第五章 《共产党宣言》导读

      一、《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过程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三、《共产党宣言》的重点难点

      四、《共产党宣言》的序言的重大理论意义

      五、恩格斯晚年对《共产党宣言》最后的反思修正与《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关于共产主义的性质与价值指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

    教学难点:关于社会发展和世界历史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主要内容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生产的一般与特殊

    教学难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七章 《资本论》导读  

      一、《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与背景

      二、《资本论》的结构

      三、选读《资本论》第一卷的原因

      四、《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商品学说和商品拜物教、资本的本质及劳动力商品理论

    教学难点:雇佣劳动与剩余价值、《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学时安排:4学时

    第八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内容与特点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重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成为现实

    学时安排:1学时

    第九章 《古代社会史笔记》导读

      一、《古代社会史笔记》写作情况  

      二、《古代社会史笔记》的基本内容

      三、《古代社会史笔记》的当代价值

    教学重点:《古代社会史笔记》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论述、政治经济学重要论述、东方革命理论

    教学难点:《古代社会史笔记》的当代价值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本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古代社会史笔记》等经典著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撰写1篇小论文。

     

    第三阶段  恩格斯晚年与列宁著作

    第十章  《自然辩证法》导读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作与出版

      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结构与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评价与意义  

    教学重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唯物辩证法的性质、主要规律及辩证逻辑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的分类

    教学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十一章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一、《费尔巴哈论》的重点

      二、《费尔巴哈论》的当代价值

    教学重点: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

    教学难点:《费尔巴哈论》的当代价值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十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导读

      一、《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的选择情况

      二、《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的当代意义

    教学重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历史辩证法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

      一、《帝国主义论》的写作背景与基本结构

      二、《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三、准确理解《帝国主义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点: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反对帝国主义必须同反对机会主义结合起来、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教学难点:列宁《帝国主义论》传统理解模式的误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学时安排:4学时

    第十四章  《论我国革命》导读

      一、《论我国革命》的写作背景和结构

      二、《论我国革命》的主要内容

      三、《论我国革命》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因其特殊性表现的新特征

    学时安排:2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本阶段学生课外阅读《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我国革命》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课程结业论文

     2.成绩评定办法: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40%,包括小论文、课堂讨论、考勤)+期末成绩(60%课程结业论文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赵玉兰 著:《从MEGA1MEGA2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诞生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纲执笔人:李学林

    大纲审批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或教授)委员会

     

                                                20159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