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5-09-18 作者:卢婷婷    编辑:陈海兵    审核:    点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Studies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编码:S0305301

    学分:2

    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已系统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经典著作,并认真学习了硕士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相关课程,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脉络较为熟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与逻辑体系有一定把握。

    主讲教师:崔发展(副教授);陈怡男(教授);张莉(讲师、博士);潘建屯(副教授)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在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该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遵循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点、难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进行专题探讨。通过讲授,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与理论成果,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提高学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的实践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八个相关专题,其中概述为1个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4个专题,分别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2个专题,分别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与现代性批判;科学社会主义包括1个专题,简要论述科学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每个专题既有相对独立性,各个专题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课程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识,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掌握这一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不断提升自己对于各种理论和路线之是非的辨识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与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专题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重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1.千年伟人:马克思的举世盛名

    2.千载华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谛

    3.千秋伟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主题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三)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关系

    4.正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样化形态

    教学重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可选读其中某些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可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革命

    一、以实践纲领为基础的本体论革命

    1.超感性世界的颠覆

    2.单纯理论态度的终结

    3.意识之内在性的瓦解

    二、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基础地位

    1.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2.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规定

    3.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特征

    1.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3.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3.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4.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

    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转向”或新世界观

    学时安排:6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实践论》、《马克思主义本体研究》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2.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

    3.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

    4.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

    5.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1.“批判本性批判功能

    2.思想前提的自我批判

    3.本体观念的自我批判

    4.“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课题

    1.辩证法理论的当代社会生活基础

    2.当代辩证法理论的总体特征

    3.当代辩证法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范畴

    4.作为理论思维的辩证法与作为常识思维的形而上学

    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学时安排:6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矛盾论》、《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实践论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实践的同构性

    2.认识的本质:反映、选择与建构的统一

    3.认识的特点:时间、空间和内容的统一

    4.认识的功能:解释、反思与批判的统一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1.认识产生:从实践中生成观念

    2.思想实现: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

    3.双重更新:以实践变革促进理论创新

    4.思维路径:从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

    5.超前引领:实践观念及其作用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1.独断论真理观、知识论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真理观

    2.实用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

    4.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与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回应目前那些主流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或价值观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五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

    1.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及结构

    3.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生形态和发展形态

    二、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1.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源流及当代表现

    2.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3.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问题

    三、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几个典型评价及其问题

    1.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辨析

    2.物质生产的逻辑优先与“经济决定论”批判

    3.“西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4.“后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5.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

    教学难点:如何应对那些主流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学时安排:6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六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揭示

    2.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随着资本主义变化而不断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新挑战

    二、当代劳动的变迁与价值创造

    1.科技劳动与价值创造

    2.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

    3.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

    三、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

    1.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思考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价值论

    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

    教学重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遭遇的新挑战

    学时安排:6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的相关章节、《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七 剩余价值论与现代性批判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1.剩余价值论的产生和主要内容

    2.国外经济学家发展剩余价值论的新成果

    3.剩余价值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4.在剩余价值论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原则的一点思考

    二、以资本为中心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1.资本:现代社会的本质根据

    2.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共谋关系

    3.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4.从马克思到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

    教学重点:剩余价值论对当代收入分配原则的指导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的相关章节、《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专题八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学科性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论与科学社会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特色

    五、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社会主义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

    学时安排:3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乌托邦》、《太阳城》等,并做好读书笔记,有选择性地提交阅读心得。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课程结业论文

    2.成绩评定办法: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包括2篇阅读心得课堂讨论、考勤)+期末成绩(50%课程结业论文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

    9.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10.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

    11.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2.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3.孔明安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4.丰子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5.吴晓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6.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杨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8.欧阳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9.刘放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0.周新城:《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大纲执笔人:崔发展

     

     

     

    大纲审批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或教授)委员会

     

                                                2015 9 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