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舒小立来到学校担任专职辅导员,先后在石工院、电信院工作。如今,十一年的辅导员生涯悄然而过,带过的学生从“90后”变到“00后”,累计超过2000名。“学生就是我人生路上最动人的风景。”舒小立心里明白,学生毕业后能时常记起她,那就是一种肯定,要是偶尔发个微信、打个电话,那就幸福满满。
人物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r091928qtz1.html?pcsharecode=t5mk9WHs&sf=uri
倾听学生的苦恼,分享学生的喜悦,与学生在一起是舒小立最开心的时刻。
贴近学生的大姐姐
今年是舒小立担任辅导员的第11年,说起刚进校工作时的心愿,她坦言,“想把学生一个不落带到毕业”。
除去某些客观原因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无法完成学业。舒小立主动查找原因,反复琢磨,她渐渐意识到,“学生各具特色,不能笼统管理”,应该主动贴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日常动态与所思所想。
学生也十分喜欢舒小立,总是把她当成自家的“亲姐姐”
贴近学生的第一步,舒小立选择在合规保密的前提下,提前翻看新一届学生档案,了解学生们的初高中学习、任职经历、家庭情况等,以便因材施教。
主动联系,是舒小立贴近学生的另一法宝,但“不可能把每位学生找来办公室谈心”。舒小立承认,现在很多时候会和学生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点赞评论、频繁互动,这也是把握学生日常动态的有效方式。查寝室时和学生唠家常、查课时询问学生近况、在学生微信群或QQ群里和学生打成一片等等都为舒小立提供了贴近学生的重要机会。
在反复的实践摸索中,她领会到纯粹的行政化管理思路不适合学生工作,而心理健康知识则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状态,提前做出分析,预防极端行为。
于是,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她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学习心理学知识,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在之后的学生工作中,舒小立将“贴近学生”记在心上,积极应用心理学技巧辅导学生。
2013级曾有一位学生频频旷课,舒小立给学生家长打电话了解情况,却被学生误会为“找父母告状”。舒小立想方设法找这位学生交流谈心,多次谈话后学生终于倾吐出旷课的原由,以及内心的想法。之后的一次谈话中学生突然问到:“我能认您做姐姐吗?”舒小立惊讶之余突然明白,“在外求学的学生需要被关心、被过问”。舒小立认为,短期内让学生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很难,但不管不问,只会加速他们的自暴自弃。
就这样,舒小立扮演着“大姐姐”的角色迎来送往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很幸运学生能一直把我当大姐姐。主动贴近、持续过问,学生总会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明白,我是为学生们着想,而不是热衷于打小报告。”
学生临近毕业总会写上一段感谢、祝福的话语送给舒小立,这也是舒小立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立德树人的“舒导”
十一年来,舒小立一心扑在辅导员岗位上,累计带班人数超过2000人,所带学生10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十佳班级”、“学风优良班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看到自己的学生顺利毕业,工作再累,再辛苦,舒小立觉得也是值得的。
舒小立来校任教前,曾在共青团四川省委工作,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工作尤为关注,这直接促成她选择进入高校,担任专职辅导员。
“为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是学校的职责所在”,舒小立解释说,我们是一所能源类大学,所以辅导员必须政治素养过硬,立场坚定,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与能源事业的未来发展。
她明白作为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的辅导员,肩负重任,要想回答与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基本问题,必须牢记高校教师身份,强化“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发挥“身正为范”的作用。
熟悉舒小立同事和学生都知道,她带的学生很少有因为被降级或被退学等不顺心的事情而对人生绝望,进而采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这与舒小立的提前“干预”与定期开导有关。
然而“带的学生多了,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舒小立坦言,2008级曾有一位获得过省级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学生,入学后沉迷游戏,大一第一学期就挂了三门课,她反复找这位学生谈话,但收效甚微。
“这个过程我也非常苦恼,想方设法帮助他,但结果差强人意”,舒小立回忆说,一直拖到大三因为学业成绩不达标,最终只能降级。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她继续与这位学生谈心谈话,综合多方面的考虑,以及征得家长的同意后,这位学生决定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并最终考取重庆大学。
舒小立说,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做好辅导员工作。
舒小立明白这样的事例不具有普遍性,她清楚必须“在学生出现小问题时就给予关心帮助,而不是等到问题变大后才急着寻求解决方案。”她希望学生严于律己,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民族的复兴梦对接,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做贡献,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工作奉献力量。
将小家与大家合二为一的“大家长”
现在的舒小立已是一位九岁女孩的妈妈,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与女儿的相处时间非常有限。
“有时候,正陪着女儿吃饭电话突然就响了”,舒小立说,这时,她只有先安顿好女儿,接着就赶紧去找学生处理紧急情况。即便如此,舒小立从未减少对女儿的关心呵护。
每天预留固定的时间陪女儿是舒小立对自己的要求。“陪伴孩子的时间虽然有限,但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她认为,辅导员工作与母亲角色有共通之处,其本质都是教育人、塑造人。
舒小立认为,作为辅导员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要帮学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
2015年9月舒小立遇到辅导员生涯的一场硬仗。学院清理学籍,有28名同学留级到了她带的2013级。舒小立不抱怨,不灰心,谁的青春不迷茫?学生一时掉队,正是需要老师“辅导”的时候。
舒小立逐一分析了这些学生降级的原因,有沉迷游戏的,有学习动力不足、平时优哉游哉的,也有因父母关系、自身情感等原因产生心理问题的。明确了病灶,舒小立采取靶向治疗。首先集体辅导,召集《大学——你的文化自助餐》主题班会,用愿景“你究竟想要怎样的人生?”倒逼问题“你余下的大学时光究竟应该怎么过?”,促使学生不容回避地反省,激发学生追求上进的内生动力。然后是个别谈话,对挂科较多的学生针对性帮助。平时的过程约束更不可少。舒小立把这些学生单独组成一个社交群,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舒小立经常“突袭”,要求学生发定位,如果谁上课时间在正因村,就要准备向舒老师“背书”了。老师用心,学生也争气,天道酬勤,这28名学生后来有5名跳级到了原来的班级,全部学生顺利毕业,还有1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
带着女儿检查寝室、哄女儿睡着后熬夜背稿子、在办公室放一张小书桌供女儿学习等点点滴滴的故事共同构成了舒小立平凡但又可贵的生活工作。她已将家庭与学校合二为一,踏踏实实、认真负责地游走于小家与大家之间,自由舒心地做女儿与学生的“大家长”。(刘仲铭 皮璟璇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任馨怡 于松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