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体情况
为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以及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教务字[2023]51号)要求,结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学院在第10周至第11周期间开展了机电院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中期检查工作。与此同时,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中期检查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构成如下:
组 长: 韩传军 李忠伟
副组长: 姚伟宁 石明江 王国荣 蔡灿
秘 书: 夏逢军
部门成员: 刘洪斌 张富晓 蒋发光 张 禾 宋 震 郑华林
张旭伟 孙建强 莫 丽 杨迎新 章志华 于春雨
本次中期检查以各教研室、团委自查自评为主,学院抽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检查内容主要为本学期教学运行情况、考试管理情况、2022秋季学期教学资料归档情况、学生学业帮扶措施、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第二课堂实施情况、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情况、教材建设情况、审核评估准备情况、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本科教学工程及教学改革开展情况等。从此次检查的情况来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二、 检查及自评情况
(一) 课堂教学情况
1. 小班教学、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从这次期中教学检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教学运行平稳、教学秩序井然,各教研室的任课教师上课认真负责,内容新颖充实,教学方法得当,注意与学生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格要求学生,教学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1)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教研室长期实行小班化教学,多数课程均采用小班研讨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色彩基础》为小班教学,以理论为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为主,采用线下教学示范指导、线上辅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情况、学生整体学习状态良好,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学习,并按照要求及时完成课程作业与练习,个别同学进度落后,需大量辅导与课后练习。《人机工程学》是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本学期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学生通过学习通上提供的视频等资料自主学习部分理论知识,线下课堂以讨论、研讨为主。由于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已经让学生通过线上资源学习了,因此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线下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课题讨论为主,课程以实验室的砂光机人性化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人机问题。《产品系统设计》在本学期进行了探究式教学改革,教师提出设计问题,由学生主动思考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方法再提出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再由老师根据所提出的需求并结合课程知识与学生展开讨论。
(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通过分批次针对专业核心课程逐年推广小班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已形成《过程设备设计1》《过程设备设计2》《过程机械》《工程计算方法》(中澳班)4个小班教学团队,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好评。同时,《过程设备设计2》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小班授课的相关课程已经分别在具体的班级进行实施了两届。
(3)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在本学期开展了《过程控制与仪表》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同时《传感器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也在积极尝试在本学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改革。
(4)机械工程专业
充分发掘“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两个教学环节的教育功能角度出发,把线上教学平台、教材、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梳理,将大班授课的内容设置成若干个专题。结合相关专题,设置小班研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大班专题授课、小班现场研讨、课后巩固等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实现理论武装的教育目标。
大班授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组教学内容,凝练成专题。紧扣学生的困惑点,课前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收纳、提升、整理。课中,用理论剖析逐个击破问题,通过层层剥笋的讲解回应学生的困惑。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地位,厘清常见误解,实现大班授课的价值输出功能。
小班授课主要是针对大班授课中遇到的难点、困惑点进行的,同时又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小班授课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授课的方式,通过近两年的多方探索,形成了课堂叙事式、平台情景式、基地体验式和网络延展式即“四位一体”的小班现场授课模式。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学生的培养效果)为目标,通过分析动态学情与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同时,建立了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的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成绩考核体系。
(1)围绕教学目标,自建适合本校专业特色的线上学习平台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第一批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获批四川省精品课程,2013年获批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21年被认定为四川省线上一流课程。课程组以建设四川省精品课程、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四川省线上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围绕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机械工程专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了具有石油天然气装备特色的机械制造基础在线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库、授课团队教师自制的微课视频库、课程实验库、测试题库、在线讨论库、优秀学生作品库、工程案例库等。
为在课程中体现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机械工程专业油气装备行业特色,在构建教学资源时,除了通用机械制造基础资源外,还加入了油气装备制造元素,例如,构建的工程案例库,既有常规的机床、刀具、夹具实例库,也有突出油气装备特色的零件加工、产品装配实例库,更有油气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实例库等。
课程已经上线学银在线以及中国大学MOOC网,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为本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2)基于问题驱动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在建好线上资源同时,如何用好资源,解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是本课程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此,本课程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驱动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的基本过程是:①课前,教师构建网上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若干问题,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发放导学文档,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配合线上测试,线上讨论、答疑等环节,以取得较好的线上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进度、线上测试结果以及学生反馈的学习疑点、难点,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初步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备课”;②课中,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进行互动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参与学生研讨,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引导、归纳和总结,推进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知识归纳总结与运用能力,实现知识内化。在进行课堂组织时,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特点,分别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不同教学方法,将慕课、翻转课堂、主题研讨、案例分析、项目教学与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③课后,教师将团队项目、测试题、作业以及知识巩固视频等发布至在线平台,并利用线上平台总结分析学生理解程度,总结知识难点,为下一届学生的教案修正做准备;学生则完成相关课后任务,并要求以思维导图形式,围绕课程目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求解问题的思路及注意事项,通过完成课后任务与总结提炼,实现知识的巩固提升与思维拓展,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内化。
(3)基于学习过程数据,实施课程全过程评价
课程考核对保证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课程特点,在推行“非标准化考试”基础上,建立了课程成绩全过程评价体系,总体原则是加大教学过程的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减少期末考试比例。基于教学过程的平时成绩涵盖了考勤、线上作业、线上单元测试、线上看视频、线上考试、线下作业、线下课堂表现等环节的成绩,课程成绩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成绩构成
以上考核体系的线上成绩利用学生在课程平台上的学习数据自动生成,该体系强调标准化考核与非标准化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个人与团队成绩相结合、期末与平时相结合,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各项活动,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评价,有效驱动了教学过程。
(6)机械基础教研室
本学期教研室承担的《机械设计基础Ⅰ》、《机械设计基础Ⅱ》、《机械原理》、《工程制图基础Ⅱ》、《工程制图基础Ⅲ》、《工程设计制图2》等课程,学生人数小于40人的有30余门次。老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如工程制图类课程,多数老师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在训练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交流、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与大班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互动性更强,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工程制图等课程继续实施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首先线上预习,然后线下课堂老师讲解、讨论,再利用网络平台的各种信息、习题、视频等提升强化学习。
(7)力学教研室
力学教研室在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中,18名主讲教师共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共计33门次,课堂教学学时共计2120学时。目前主讲的33门次课程都是小班授课教学,均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本学期主讲的所有课程均采用线下课堂教学形式。
(8)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任务,教学状况正常。《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机器人建模与仿真》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9)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计算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为明显,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2.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机械基础教研室在本学期较多课程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线下教学不同,线上教学给师生提出了很多挑战。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授课?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地与学生完成线上课堂互动?如何监督学生在线学习?这些对我们每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室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学习通、长江雨课堂、腾讯课程等平台签到打卡监督学生认真学习,确保教学质量。
工业设计教研室主要采用老师讲授和指导,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微调教学内容和作业难度,根据学科要求突出重点,强化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人机工程学》以实验室的砂光机人性化设计作为课题,学生2-3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求解能力、探究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教师主要是指导,在课题进行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和探讨。《设计管理与市场营销》课程分组完成,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设计表达、营销能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师生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本学期的教学及学习中,贯彻"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指导思想。绝大多数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充分,授课精神饱满,教学质量良好,学生学习状态良好,互动交流流畅,既有提问发言,也有指导答疑,学习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专业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教为主导”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力学教研室在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中,18名主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扎实打牢力学基础;通过在力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案例,讲授科学问题的探索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测控教研室始终坚持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在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互动,不仅专业知识,还有学习规划、学习目标、考研情况、就业情况、课外科技活动等。
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通过教研活动进行了"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课堂教学改革动员,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关环节,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9)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程改革原则,采取了课前预习,课中教授、讨论多元模式,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情况。
机械基础教研室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上课的时候利用学习通签到;通过学习通课前导学、发布学习任务单、知识点PPT、知识点微视频、电子教材、在线测试等。学生首先线上预习,然后线下课堂老师讲解、讨论,再利用网络平台的各种信息、习题、视频等提升强化学习,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章节多、内容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的《色彩基础》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大量网络视频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互动与补充,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人机工程学》利用学习通自建课程,提供符合专业需求的教学资源。《家具设计制图》利用学习通上的外校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资源,帮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产品系统设计》课程主要通过学习通发布课堂讨论、资源共享和作业发布。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要求每一名任课教师在开学前一周及时建立课程群,通知学生教学与学习安排,提供线上教学资料,并选定课代表,建立网络课程的备选平台。目前所有课程教学均已采用学习通或雨课堂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展开。
机械工程教研室很多课程完成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在学习通建成了线上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微课、课程题库等内容,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老师利用云课堂发出预习通知、相关课件和视频、讨论以及预习测试。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完成预习及测试。
(2)课中学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理解,老师发出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并在云课堂上传任务结果。老师查看并展示多个典型答案,要求学生思考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引出课程内容,老师讲解重难点知识,针对知识发出讨论或头脑风暴,学生带着任务听讲并参与讨论。老师讲解后和学生一起分析任务答案,探究正确结果,并提醒学生完成任务的注意事项。老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根据前一任务总结完成新任务并在云课堂上传结果。老师在学生实践时游走于教室,观看每一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问。学生完成后,老师展示答案,并和学生一起找出问题,得出解决方法。老师总结本次课的重难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布置课后任务,学生完成教学评价。
(3)课后复习:学生完成课后任务。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老师会适量布置课后任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本学期《机械制造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门机制专业核心课充分利用了学习通开展课堂教学,如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在线教育平台,学习通提供了教学单位、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之间在线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与途径。通过教研室交流、研讨发现,使用学习通后,上述两门课程教学情况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改善:
(1)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习通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视频、音频、练习和考试等,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教学效率更高:学习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如发布作业、布置课程、在线考试等功能,这些工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3)学生参与度更高:学习通提供了在线讨论、问答和互动教学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线上学习情况见图2和图3)。
(4)教学质量更高:学习通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这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习过程更加灵活:学习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
图2 《机械制造工艺学》学习通使用情况(部分)
图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学习通使用情况(部分)
力学教研室在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中,赵广慧、石健等老师在讲授《结构力学》课程中,课堂上讲授课程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练习;课后安排学生通过学习通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前自主学习,课后延伸实践练习。孙建强老师通过雨课堂等平台开展《材料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使得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
测控教研室所有课堂教学都结合了学习通平台来开展,主要是利用学习通进行考勤、分享教学资源、发布课后作业、答疑等。
机电教学室开出的专业课程均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学习通进行考勤、学生作业发布及学情统计。
(二) 考试管理情况
1. 课程结业考试方案落实情况。
根据教务处的考试管理要求,学院加强了对任课教师的网上阅卷流程培训工作,要求各位任课教师认真对照操作说明完成上传模板、导入学生名单、平时成绩组成、导入学生平时成绩、设置考题知识点设置等阅卷前的准备工作。
命题方面,严格依据课程目标开展命题工作,做到每题有针对性、目标指向性,且原则上不设置“记忆类”题目;试做方面,不仅仅停留在试卷格式和试题解答层面,更要核对课程目标的覆盖情况;审批方面,采用教研室内部审批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批相结合的方式,明确、落实责任分工机制;印制方面,采用密封提交的方式提交给校内试卷专用印刷厂;保管方面,考试结束后密封试题袋并第一时间送至指定点进行扫描,以便开展网上阅卷。本教研室所有课程均采用网上阅卷;评阅方面,严格按照试卷评分标准进行阅卷,阅卷坚决做到得分点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对应性,坚决做到失分点有合理依据,保证阅卷环节闭环管理。
2. 《关于进一步强化本科课程考核评价的规定》的执行情况。
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强化本科课程考核评价的规定》,对标文件要求深化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积累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课程考核对教学效果的全过程、多元化评价,适当提升考核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完善教师试卷批阅流程化、成绩分析完整化、归档材料规范化,从而更好的推动本科课程考核评价。
各教研室目前课程考核的成绩主要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构成模式。其中平时成绩根据学生作业的质量与规范、作业次数、参与课堂互动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实验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的质量作为考核成绩。对于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缺少必要的过程性评价。
针对这一问题,学院要求各教研室积极探索过程性考核评价依据,建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学生平时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学生修读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即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比不低于40%。主要举措如下:
(1)积极探索非标准化考试,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混合式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全过程考核。
(2)要求尽量利用课堂考勤系统,课程考勤次数不少于5次。平时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严把作业质量关,确保平时作业成绩的准确性。 阶段性测验:包括期中考试、单元测验或随堂考试等,测验次数不少于2次。根据课程教学安排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大作业。
(3)组织学生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或部分专题内容通过课堂讨论或进行课堂提问等形式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评定成绩。
(4)课程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本门课程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过程性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要求,规定过程性考核时间进度,提出课程过程性考核各种形式的考核要求、评分标准与评分权重。
(5)开课初期将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要求等告知选课学生。按课程过程性考核要求布置考核内容,督促学生参与考核,并按时完成相关形式的考核。
3. 按照《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本科学生考试管理规定》,检查课程结业考试试卷的命题、试做、审批、印制、保管、评阅等是否规范,总结学生考风考纪、监考教师安排及履行监考职责、学院巡考等情况。
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带班辅导员老师针对各年级召开诚信考试主题班会,带领同学们学习了《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办法》 ,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建立以诚信为主的考试环境。
根据教务处的考试管理要求,学院加强了对任课教师的网上阅卷流程培训工作,要求各位任课教师认真对照操作说明完成上传模板、导入学生名单、平时成绩组成、导入学生平时成绩、设置考题知识点设置等阅卷前的准备工作。学院教学办要求在8-10周结束的课程必须在两周之内完成约考的相关工作,并按照学院命制试题的管理规定同时命制两套试题,要求试题知识点覆盖范围相同,难度系数相当,并做好试题的试做和保密工作。
在春季学期已经完成的课程考试中,学院加强监考管理,严格考试纪律,要求监考人员必须熟悉监考人员职责,在考前二十分钟进入考场,领取试卷并查验试卷科目是否与考场科目相符。学院所有的监考教师均能认真履行监考职责,未出现影响考试进程的工作失误。学院领导和团委辅导员老师在巡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考风考纪良好,均能按时到达考场完成考试,未发现违纪和作弊现象。
截止到目前,学院已经完成4门课程考试,所有课程均为网上阅卷,另外已有12门课程已经约考,将在这周末和下周初完成考试,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从已完成的考试情况来看,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考试管理规定》,认真做好了命题工作,科学把握了试题的难度,并由教研室安排了相关教师进行了试做,做好了试做记录。
已考试课程数 |
实行网上阅卷的课程门数 |
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门数 |
实行流水作业方式阅卷的课程门数 |
学生违纪作弊人数 |
学院领导巡考次数 |
4 |
3 |
3 |
2 |
0 |
4 |
表1 2022年春季学期考试管理情况统计表
(三) 成绩归档情况
2022年秋季学期,学院共开设课程263门次(含9门次留学生课程),其中实习类6门次,第二课堂7门次,课程设计7门次,实训实践类课程7门次,集中性实验课程9门次,理论课程227门次。从课程的考试方式来看,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的课程有194门次,占理论课程的73.76%,采用大作业、上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论文报告的课程有69门次,占理论课程的26.24%;其中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考核模式的课程有4门次,占理论课程的比例为1.52%。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学院绝大多数理论课程的考试模式仍然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工作需要进一步进行强化。目前还有一小部分理论考核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资料尚未完成归档,学院教学办正在督促相关任课教师及时在本学期结束前完成所有教学资料的归档工作。
(四) 学业帮扶情况
1.及时干预助力学业帮扶
针对学业预警的同学,组织进行晚自习。安排专门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值班,对晚自习进行专门的考勤和管理,督查学生认真自习。通过晚自习制度,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学业问题,也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同时,分专业召开学业预警学生班会,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对一些问题有更加清晰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精准帮扶助力学业帮扶
安排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学业预警学生谈话教育,建立预警学生管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主动性,逐步消除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针对部分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困难的问题,学院和辅导员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和引导措施:要求未通过的学生集体英语早自习,考试前开展四六级模拟考试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四六级过级率。
3.家校合作助力学业帮扶
建立学校、家庭、学生三方联动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关怀与指导,每学年结束后以信件或者邮件的形式寄送到学生家长手中,邀请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帮扶工作。建立学业预警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就是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推进学风建设,全面客观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状况,及早预警并实施帮扶,形成教育合力。
4.学术氛围助力学业帮扶
学院深入宣传学生奖励激励机制,组织评选学院优秀毕业生、学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了“毕业生成长事迹报告会”、“优秀党员事迹分享”等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学院学风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互联网+”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过程装备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科技大赛中方面屡获佳绩。
(五) 实践教学情况
1. 检查实验课开课情况,是否按计划排课及行课、实验项目是否应开尽开,如未按要求开设,说明原因。
本学期机电院实验教学中心共承担48门课程共计33900人时的实验教学工作,共计开出实验项目119项,其中验证型占比33.6%,综合型占比56.3%,设计型占比10%(见表2)。目前,尚有24门课程共计48个实验项目未完成排课。
机电院实验教学中心继续按照实验教学改革要求,严格按照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严格控制分组人数,保证参与实验学生能够人人动手,在实验教学中多采用问题探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思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根据实验示例,结合实际工程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管理方面,严格执行教务要求的提前预约制,实验课的安排都尽量在开学前三周完成,若不能提前确定时间的,需要在实验开展前两周到实验中心预约,以确保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的准备。
在本次的期中教学检查中,中心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仪器设备台套数少,为了控制分组人数,不得不增加分组数量,从而造成了许多实验课是在晚上和周末等休息时间完成的。目前部分新购置的实验设备已经完成了安装和调试工作,正在投入使用中,这样可以减少部分基础性实验的分组数量。机电院实验中心的教师将协助任课教师完成剩余的实验课程内容,全力保障好实验设备,完成好实验教学工作。
应开项目数 |
实开项目数 |
实开项目安排情况 |
验证型 |
综合型 |
设计型 |
研究创新型 |
合计 |
排课项目数 |
任课教师数 |
119 |
40 |
67 |
12 |
0 |
119 |
71 |
58 |
表2 春季学期实验教学情况统计表
2. 检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如未按计划执行,说明原因及调整预案。
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生产实习》已按既定实习计划开始执行,目前正在走访企业,积极沟通和安排实习基地。
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实习筹备工作,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认知实习将于暑期进行,现阶段正在进行实习单位联系。
机械工程教研室按照教学计划,将生产实习安排在第19周-21周进行,目前已经走访多家实习单位,并达成了实习意向,下一步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分组和动员工作。
3. 检查第二课堂(含学科竞赛)的开展情况,如不能按计划完成,说明原因及调整预案。
机械基础教研室承担了“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2项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按计划进行,进展顺利。《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A),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培训、校赛和省赛的选拔赛,并完成了省赛报名。目前,正进一步开展培训,为参加省赛作准备。《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目前已经完成了指导教师分配和组队工作,各参赛小组正准备参赛作品,下一步开展校内初赛选拔,计划以分组答辩的形式进行,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进度正常。
工业设计教研室申报了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四川省大学生农业创意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等比赛,目前指导教师们正在积极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准备参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承办了国家级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目前各指导教师已向学生群体进行宣讲及动员,也将未来赛事进行了预告,正在等待正式官方通知。本专业第二课堂《专业品牌实践》也在有序进行。
测控教研室正在开展“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CIMC”的组织培训工作,已建好2023CIMC大本营,包括7位教师、机电院测控专业、电信院自动化、机器人、通信工程等专业的60余位学生,召开了动员会,组织了多次培训会和视频交流学习会,并长期开放实验室给学生。
力学教研室在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在四川省孙训芳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力学竞赛校内筛选,赛前专题培训,集中答疑,建模方法讲解,保证竞赛质量,在已经完成的四川省孙训芳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正在有序进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赛前专题培训。
(六) 毕业设计(论文)情况
1.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与管理情况
(1)2023届毕业生选题和指导教师录入毕业设计题目节段
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6日,学院各专业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组织了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并举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各教研室主任向学生介绍了毕业设计工作的一些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学习纪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选择恰当的毕业设计内容。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拟定题目名称。教研室组织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正副主任及部分教师对所有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了初步审核。对不合适的题目,要求指导教师更换或完善。
由于新增部分重修毕业设计的学生,以及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后小部分需要修改题目内容的原因,学院在本新学期第五周完成毕业设计题目选题工作。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共有832人(含31名国际学生,南充校区学生310人),截止目前为止,已经确定选题的2023届毕业生共有812名,2019级有780名学生已经确认选题,目前尚有20人未确定选题;2017-2018级降级生共有29人确认选题(2017级18人,2018级13人),2017级尚有2人未确定选题;此外学院有3名结业生重修毕业设计已经确定选题。学院共有教师142人参加了2023届本科毕业设计,人均指导5.72人 ,任课教师基本能满足毕业设计的人数需求。
(2)2023届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工作安排
学院共有7个专业共计832名2023届毕业生参加了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工业设计专业于2023年1月15日进行开题答辩,尽早发现毕业设计及题目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拟采用的设计思路等,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答辩组给出了修改方向,并转告了相关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加深对题目的认识,搜集处理资料,修改开题报告、设计方案;指导教师也尽早了解学生对题目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及时纠错。少数题目做了修改,保证题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023年3月3-3月10日,学院其余专业组织了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工作,各专业的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的技术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对于部分毕业设计开题阶段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限期整改,部分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了修改。
2.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学院此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论文题目、论文实验完成情况、开题报告、线上中期检查表、设计图纸初稿和设计计算说明书完成情况、工作纪律及论文设计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通过检查发现,总体情况良好.学院共有832名学生参加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其中有31名国际学生的材料通过网络上传资料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查,其进度相对较为滞后,另有29人为降级或重修毕业设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为本学期开学后完成的选题工作,目前毕业设计进度也滞后较多。
通过检查发现,毕业设计进度总体情况良好,其中进度正常675人,进度滞后136人,进度超前学生21人,毕业设计滞后的学生占总人数16.35%。从检查结果来看,本次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也凸显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个别学生在老师安排的辅导答疑时间未与教师交流。
(2)个别学生自学能力欠缺,对导师有一定依赖性,不能独立完成文献查找、实验数据整理和论文格式修改等工作。特别一些毕业设计题目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新方法或技能,导致进度滞后。如有部分涉及到利用工程软件进行辅助设计的题目。
(3)对于重修生和降级生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相对困难,这部分学生多数不在学习,有一部分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部分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内容理解有偏差,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
3.学生的工作态度、纪律与出勤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较高,多数学生每周均能与指导教师见面两次以上,但有16.35%的学生未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阶段性任务,存在毕业设计进度滞后的问题。现将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如下:
(1)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不够,完成毕业设计的态度不认真。部分学生在宿舍打游戏、睡觉或者网络追剧,心思没有放到毕业设计上,导致毕业设计进度严重滞后。
(2)有老师反映个别学生长时间呆在家里,以家里网络较差或者没有带电脑回家为借口不与老师见面,老师已联系家长,并将加强管理与指导。
(3)部分学生进度较慢,学生出勤情况不好,督促打电话后效果仍不明显。任课教师已将具体情况向辅导员老师和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反映。
(4)多数降级重修毕业设计的学生总体进度滞后。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差,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指导教师通过电话和QQ进行联系,但未能与学生指导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结业生已经在外地上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上相对比较麻烦,多数时间为简单的线上指导,且学生重修选课时间相对较迟,目前均处于滞后状态。
(七) 教材建设情况
针对学院教师自编自印的专业教材,学院组织教授进行把关,鼓励教师申请学校资助,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先进技术融入教学之中。这种专业性强的教材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性问题的理解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为了鼓励我院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材建设,出版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材和专著,学院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将其列为重要的考核评价指标,鼓励教师选择优秀出版社进行公开出版,扩大学校及学院在行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学院也根据教材的出版社类别一次性给予相应的奖励,要求教师优先在学院的相关专业进行使用,并组织好团队进行后期的修订工作。由陈波、邓丽、李陵老师编写的教材《人机工程学原理及应用》,目前已交稿给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基础教研室的《工程制图》和《机械原理》两本教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之中。
2022-2023学年度,学院共公开出版教材3部,6个教材建设项目获得学校的校级规划教材立项,具体情况见表3。
序号 |
教师 |
教材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名称 |
1 |
陶春达 |
工程力学(第二版) |
2024年 |
校级规划教材 |
2 |
杨建波 |
新编工程力学基础(第二版) |
2024年 |
校级规划教材 |
3 |
杨晓惠 |
石油化工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 |
2024年 |
校级规划教材 |
4 |
李炳林 |
材料成型与机械制造基础 |
2024年 |
校级规划教材 |
5 |
汤历平 |
Engineering Mechanics |
2025年 |
校级规划教材培育项目 |
6 |
周兆明 |
油气工业无损检测技术 |
2025年 |
校级规划教材培育项目 |
7 |
钟功祥 |
采油机械 |
2022年9月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8 |
胡坤 |
ANSYS CFD实例详解 |
2022年8月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9 |
杨晓惠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 |
2022年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表3 2022-2023学年学院教师新出版教材和教材专项资助情况统计
(1)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我院教材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学院资助了一批反映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优势和特色的教材。
(2)选用优质教材。教材选用是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教研室一直坚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计划”,优先选用精品教材、获奖教材和规划教材。在教材选用环节,教研室一直坚持“选、编”并举的原则,全面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教材,学生对教材评价满意率高。
(3)坚持自编自印教材和公开出版教材的预审制度,由学院院长和书记成立教材审核工作小组,针对教材中可能涉及的地图、插图、政治及宗教言论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从审查结果来看,未发现上述问题,教材总体质量较高。
机械基础教研室继续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进一步加强教材编写,《工程制图》教材正在编写中。
工业设计教研室教材《人机工程学原理及应用》目前已完成,已交稿给化学工业出版社,在出版社校对后又进行了多次修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目前正在完成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的修订工作,目前已经完成85%的工作量;
力学教研室目前已经完成了《工程力学基础( I)-理论力学》和《工程力学基础( II)-材料力学》的修订工作,目前正在联系出版社准备公开出版。
(八) 审核评估。
为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迎评准备,学院召开了本科审核评估准备工作会议,要求各教研室主任针对审核评估的考查内容进行了自查,全面审查课程归档材料的归档和存储问题,从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各类教学资料符合《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本科学生成绩管理办法》的规定,材料基本完整、规范,但是也存在部分老师实验报告和作业资料未留存的问题,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
(1)学院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对各自近年来的课程归档材料、毕业设计归档材料进行了全面清理,督促部分未完成归档的教师在5月6日前完成所有课程的归档工作,对于部分资料存放位置进行了专门的标定。
(2)针对学科发展趋势,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优化,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完善,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
(3)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示范活动,通过教研室内部开展示范课活动和新进教师过教学关试讲活动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九) 其他专题活动
(1) 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组织及进展情况
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学生评教工作的通知》(教务【2023】45号)文件的通知要求,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及课程特点制定学生过程性评价指标。对于学生现场评教的方式采用扫描线上问卷的形式,目前已经完成了1-8周结束课程的过程性评教工作,多学时课程已经计划开展第二轮线上评教数据采集工作。
(2)学院处级领导听课情况
为充分掌握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以来的教学运行情况,学院4名领导处级领导在开学第一周和线下教学开展第一周都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和督导教学运行情况;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开学第一周共计检查和督导听课40门次;线下教学第一周共计检查和督导听课56门次。从督导听课的情况来看,师生上课时精神状态饱满,教师准备充分、教学认真、教学运行平稳、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们能专心致志地听讲,踊跃发言,积极与老师互动。
(3)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师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为全面掌握本学期开学以来线上和线下教学运行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近期教学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到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机电工程学院于2023年5月5日下午16:30至18:00举行了2023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师生座谈会,会议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石明江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各专业年级的学生代表、团委教师代表、各教研室负责人及教学办公室工作人员。
在会上,石明江院长让同学们针对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发言,要求各教研室负责人对同学们关心的部分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落实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不能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则记录在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会议中逐步落实和改善。
2022级新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在上课时出现跨区问题,希望教务处排课尽量考虑在同一栋教学楼;《工程制图基础》和《电路基础》课程学时相对较少,对基本知识刚入门就结束了,建议增加课程的学时和上机操作学时。2021级学生代表在谈话中提到线上小测验和考试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成绩“水分”较大,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意见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院,促进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2019级学生代表在发言中提到部分文化素质类选修课总是因为选课人数较多而选不上课程,建议增加开班数量和开班学期,而部分专业选修课则因为选课人数相对较少而出现了停开的现象,建议各专业教研室加强选修课程宣传和引导工作,防止学生盲目选课导致部分课程无法开班。各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学办老师对同学们关心的专业发展、考研和就业、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安排、学科竞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与会同学对于学院和教研室负责人制定的后续整改措施表示十分赞同,并将座谈会中的相关举措通过班会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进行宣传,切实做到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大家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勤学善思的学习态度,坚定学习目标,共同奋进。
(4)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机械基础教研室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除学校或学院有特殊情况外,教研室坚持了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保证了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教研室在开学之初制定教学计划,共提出了11次教研活动主题,目前已执行5次,其中包括本学期开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讨论和研究以及教学大纲的把握,新教师试讲等。总之在实施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安排,精心组织,活动有课题、有记录、内容具体、材料充实和实用。
工业设计专业执行隔周开展教研室工作会议和教学研讨活动,主要内容有:
(a)新学期报道,对新学期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
(b)针对新版教学计划,布置新版教学大纲制定和修订工作。
(c)组织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d)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既有老教师、新进教师现场授课,又有现场教学交流;授课内容丰富,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过教学活动,老师们互相学习,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核心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e)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试卷归档清理工作。
测控教研室本学期主要针对测控和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实验项目教学大纲、“十四五”实验设备购置计划、新教师课程试讲、毕业设计等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教研室本学期组织了测控专业2020级、2021级、2022级专业教育,主要对本专业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考研情况、当前学习目标、专业选修内容等进行了解读,还利用学院“驻楼导师工作站”,与多个年级的测控学生面对面进行了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才把脉问诊,提供帮助与支持,解决实际困难。
过控教研室坚持在与学校学院安排事务不冲突的前提下,每周四下午召开教研室例会,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主题包括专业认证申报、一流课程建设、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毕业设计审查、生产实习安排等等。
机制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在岗全体教师均按时参加,教研活动氛围较好,内部交流融洽。本学期主要开展的教研活动有:①政治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②专业认证。针对2022年工程认证申请未受理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对2023年申请工作作出了初步部署:1)基于未受理意见对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目标)进行深入细致的修正;2)对2023年申请书撰写工作进行了较详细部署,撰写组各位老师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3)对2023暑期工程认证调研工作作出了初步安排;③内部学术交流。开展了题为《数字制造装备故障智能诊断与自修复技术》的内部学术交流,主要针对制造装备故障智能分类辨识、故障发展程度智能评价、故障自修复策略、故障自修复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了较热烈的研讨与交流,教研室内部学术氛围良好;④内部教学研讨。针对《机械制造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研讨,针对教学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力学教研室按照单周教研活动、双周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顺序,并结合特殊情况另行追加教研活动(本学期易良平老师开课前的教学关,教研室特别组织教学团队进行指导,组织教研室全体老师观摩,评讲,对易良平老师进行教学比赛把关)。本学期到目前为止,除去开会、放假冲突,已经进行了5次教研活动。
机械工程教研室按照提交的教研活动计划表认真开展教研计划,活动中体现了以下特色:
(a)变展示为探索。 在教研活动的实践课上多探索一些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展示给教师看的应是最真实、 最实在的东西,是教师可以借鉴的东西。
(b)变指导为服务。一是指导教师结合课改的教学体验,重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让教师能准确理解学科课程的意图和结构,同时不断地熟悉教材,使其能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思路和脉络。二是组织集体备课,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力求实用,具有操作性,以便给老师实实在在的指导。例如教材该怎样处理,重点难点该如何突破,学生的主动性该如何发挥等等,通过诸如此类问题的商讨,让教师掌握一些基本要求,使其做到成竹在胸
(c)教学资料共享。学校和教师往往缺乏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学习资料,为了帮助教师系统地了解、理解课程,我们应收集一些资料性、实用性强的文章,经过整理,介绍给广大的教师。
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按照开学拟定的教研活动计划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a)新学期教学准备工作核查;
(b)一流课程建设与教改项目申请研讨;
(c)教研室内部教学提升活动示范课学习;
(d)实验设备申报及实验室建设研讨;
(e)一流专业建设、工程论证研讨;
(f)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方法研讨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教研室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开展了春季学期中期教学情况检查;学院分管领导走近教室听课10余次;开展培养方案修改研讨会3次,强化任课教师纪律意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等主题研讨会各1次。
三、 存在的问题和持续改进的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
教师推进教学改革的力度没有完全达到学校预定目标,教学改革的成果较少,可以推广的新经验、新方法不多。
2.同行听课方面,绝大部分老师参加了听课环节,但还未达到计划听课次数。
3.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大,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课后延伸方面存在局部目的性不强。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后延伸相关工作时(例如课后作业布置、答疑辅导等),对延伸工作与课程教学目标及人才能力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把握不准,导致课程延伸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形式层面,未能真正实现知识体系的纵向或横向延伸,难以实现相关课程知识架构与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需求目标有效融合。
(二)持续改进的措施
1、多措并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一是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名师课堂”,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活动,三是开展内部讲课研讨等,推动教师积极学习和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2、进一步推进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议制度,完善教学效果的考核。
3、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广泛动员在校级、省部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获得奖项的教师加入到课程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4、认真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落实高水平人才引进,博士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第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力学“传帮带”的传承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水平,以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鼓励青年教师个性发展,出国交流,进一步开阔其国际视野,中外教学理念有机结合人,促进个人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并能过充分了解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增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5、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的措施:线上学习,学生有时不能全神贯注,且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通过线下指导,对跟不上的学生延时辅导。教学方式改革:除了理论讲解外,更注重示范教学,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同步进行。
6、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室结合专业特点,对相关课程的课后延伸进行了持续改进。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建立课后延伸任务树模型,明确落实课后延伸工作与教学目标及人才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将课后延伸工作划分为验证阶段、归纳阶段和发散思维阶段,并对各阶段延伸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规划。该措施可有效解决课后延伸局部目的性不强的问题,有利于实现课后延伸工作的可追溯性,有利于加强课后延伸工作对培养方案的支撑力度,为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规划方案提供较坚实的教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