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人物特辑】明德榜:反差萌!原来你是这样的王教授2019-09-10 作者:文/曾天杰 图/王文韬 编辑:陈刚 审核: 浏览:[]
乍听到每周要给200名学生上课、辅导1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负责若干省部级项目、同时担任学院党委书记的教授介绍,你或许认为是这样的:不苟言笑、惜字如金、高深莫测、一脸严肃。实际上,他是这样的——当我们采访时,有新生想要询问专业事宜,拘谨地来到他办公室外敲门时,他立刻站起来,热情地招呼学生就坐,问道:“别拘束,我现在看起来很严厉吗?”学生心下一松,摇摇头,他哈哈一笑,解释说:“像QQ上都有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场合,课上课下不同场景实时切换,才能hold得住嘛,不过不管怎么切换,都只是为了更容易与同学们交流。” 在王兵看来,当前95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以往90后不同,师与生的交流背景差异导致如今不少师生之间有了看似交流的代沟,“我一直在思考,是我们老师太碍于师者威严,还是学生,太拘于形式上的表现?”思考的结果,是他决定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做一个尽管在学生第一印象里不苟言笑,但其实很乐于辅助学生成长的反差‘萌’老师。” 清风拂来,晨钟明志 “有一天早上6点10分,还在睡意中的我,忽然收到王老师帮我修改好的论文,里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修改点,邮件里还有一句鼓励的话‘做学问,靠的是脑力与毅力,但最重要的,是心力。用心了,何事不成?’其实当时稿子已经修改了4遍,还是被杂志反复拒稿,自己都快放弃了,但王老师一席话与身体力行为我做的事,仿佛黑夜中暖暖的灯,为我形成了一束光,帮我看清前方的路。”硕2017级田坤说起第一次发表论文前发生的这件事,感激不已。这之后,学生们就把王老师帮助修改论文的事称作暮鼓晨钟,寓意催人奋进,唤人清醒。 不过,温风和煦的王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另一方面,却是十分严苛——那就是学生的安全与原则问题。 既为师者,自是家长 暑假期间,研究生都在实验室埋首科研,王兵既要担心学生做实验时会不会步骤疏漏,或执行不规范导致的实验安全,又担心假期在校的学生个人安全,所以只要在实验室他就会挨个挨个检查装置仪器,对于早上没来实验室的同学更是专门电话过去,掌握学生动态。“王老师既要做我们科研导师,又甘当我们生活的家长,不时还要听我们吐槽家里的相亲,帮我们谋划职业发展,简直为我们操碎了心。”硕2017级熊明洋介绍到。 “师长师长,既为师者,自是家长,我是学生的老师,更要做他们人生的长者,带领孩子们走好每一步。”王兵说到。
王兵与所带研究生的毕业合照 打破壁垒,学为根本 “上我的课,若犯困可在不影响课堂的前提下自行去洗手间用清水清醒。”上课第一天,王兵就给本科生立下这样的规矩。除了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规矩,还有学生上他教授的环境专业学科,竟然在课上会听到老师大量补充专业英语相关知识。“当时只是感觉有趣,特别,但长久学习下来,在课堂氛围的轻松与投入状态中,环境专业前沿知识与大量英语专业词汇的积累让人获益匪浅。”2017届环境专业毕业生、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的梁家辉回忆到。 对于课堂的规范,王兵解释到,现在教育改革、课程压缩、学分减少,但知识结构却并未减少;相反,知识结构变得更加丰富——信息技术的发展,投影仪的运用使得短时间内知识传播量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终身学习能力”。
王兵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他侃侃而谈到,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问题,“学这门课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比如,我们学习数学,它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锻炼我们的逻辑能力。因此现在的课程主要是在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王兵举了一个例子——如“挑战杯”,有一个特定模式:拿到任务后应该如何做?第一步是查资料,学习国内外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制定一个研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这就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表现。 不仅是在校园里学,王兵看来,如今自媒体时代,传统教育观念受到冲击,现在更需要学生主动从外围获取知识,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师。“国家强大起来,就要求大学生断不能闭门造车,勇于走出舒适区,多交流多探讨 ,选择与视野才会更宽广。”但要想协调好两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因此,他总是鼓励学生从根本上、从学习的目的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眼光长远的看待事情。 放大格局,坚守情怀 今年的新生入学见面会上,有新生问王兵老师:“这个专业能在今后干什么呢,发展前景如何呢?”他总是反问:“你们当时为何选择这个专业啊?”学生一脸茫然,“看分选择”、“亲戚推荐”、“感觉听起来高大上”。
王兵老师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沟通 王兵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迷惘是由于专业认知不足,他建议新生“多和专业老师沟通,多进进实验室,多问问师兄师姐,培养自身专业兴趣。” 还有新生问:“那您当时又是如何进入环境与安全这个领域的呢?” “其实我也和你们一样嘛。”他爽朗一笑,向新生讲述了他的经历。谁还没有个英雄梦?“其实吧,我年轻时立志参军报国,当时我邻院有一个读军校的大哥,当他穿着军装时,那太帅了!”他不由感叹,“只是后来检查视力时没有达标,那就转而投身生态环境相关,也是在为国出力。”他介绍到,“我的专业兴趣,就是随着对环境专业逐渐深入的了解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他又趁机“安利”给学生专业意识,以及成长方式: 第一要全面发展。“对于大学,在认识上应该与高中不同,高中有明确目标——考上大学;而大学则需要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要有家国情怀。“纵观西方国家,比如提高税收,希腊,法国就是游行示威,他们心中哪有国家?对他们而言,只要不涉及到自身利益就行。而我们的国家不同,08年实现‘百年奥运梦’时,青岛海域蓝藻爆发,这要是放在西方,不知道得多困难。而我们为帆船比赛的顺利进行,上到机关下到百姓自发入水清理。这就是‘家国情怀’啊,这一点西方远不及我们。而反观香港,那些青年口中喊着‘民主’,却连‘民主’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呼吁同学们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保持坚定的国家意识和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王兵坚定地说道。(文/曾天杰 图/王文韬)
生活中的王兵老师 课上的一丝不苟,课下的平易近人,爱国的一腔热血,护犊的情真意切,构成了王老师反差“萌”的“标签”,也彰显了他如稻农育苗般,精心呵护稻苗成长的真诚敦厚,更体现了他“严肃”外表下,那颗赤诚的教育之心。 ——上榜语录 王兵简介: 王兵,男,1970年3月生,工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教学名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CNPC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HSE重点研究室负责人、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技术审查专家、成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生物修复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项目等20余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论文30余篇(SCI 7,EI 1)、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成功转化专利6项。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 上一条:化工院开展2019级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大会 下一条:化工院开展2019级研究生主题班会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