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正文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13日      作者:      编辑:刘蜀知      审核:      点击:[]

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一、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和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双一流”大学建设明确要求“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百年名校提供了机遇。

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整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才能让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办学定位:努力将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配套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能源特色大学。

发展目标:到2020年,石油天然气学科国内领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配套学科国内先进,建成国内一流的石油天然气特色大学,整体实力进入全国行业特色大学一流行列;到2030年,石油天然气学科国内领先、进入世界一流前列,配套学科国内一流,建成世界知名的石油天然气特色大学,整体实力进入全国行业特色大学一流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建成拥有一批著名学科、著名专业、著名教师、著名校友、著名特色,在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在业界具有领先地位的百年名校,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特色大学,整体实力进入全国一流大学行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在培养高水平人才、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成为推动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

三、主要工作任务

到2020年,完成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任务。

(一)学科建设

以建成高水平能源大学为中长期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工程学和化学进入ESI前1%,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ESI前1%达成度50%以上。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保持全国前2名,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入全国前20%,进入四川省30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力争机械工程进入全国前20%、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入全国前15%、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全国前30%、地质学进入全国前40%、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全国前40%。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五个学科进入四川省100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其它学科中的大多数成为省内一流特色学科。

学校整体进入四川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第一方阵,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地质学等一级学科以及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化学、网络空间安全、应用经济学等一级学科新增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应用统计、会计、公共管理、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等类别(领域)新增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光伏科学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工业危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领域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培育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非线性力学、数据与计算科学及应用微分方程等学科方向。

(二)师资队伍

强力引育领军、青年拔尖和骨干人才及创新团队。

新增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科技部领军、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优青、青年拔尖等国家级人才35人次以上;新增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千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等省部级人才140人次以上;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和一批校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力争按师生比1:18配置专任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90%,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5%;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5%;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90%;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4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新进国内师资必须进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根据出站考核结果非升即走。

(三)人才培养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强化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健身心”的原则,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和国际视野宽的高素质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

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适度发展新专业。成都校区招生专业控制在55个以内,年招生人数控制在6000人左右。南充校区招生专业控制在15个以内,2020年招生人数达到1500人左右。两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数稳定在300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年度招生17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150人左右。博士后年招40人以上,在站100人左右。

考研留学深造率30%以上。创新创业提升就业率5%。

高质量完成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

积极参加各类专业认证和评估。5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确保有3届以上毕业生的专业通过四川省组织的专业评估,优势特色专业排名位列前茅,其它专业达到中上水平。

新增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0门、国家规划教材3部、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5项。大学生国家及国际学科竞赛一等奖年均达到25项。

继续教育年度学历教育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年度非学历规模达到5000人次以上。

(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巩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并重”的科研局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科研水平、科研核心竞争力、科研影响力显著增强。

确保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力争培育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新增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新增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验室)5个;与企业共建横向合作基地50个。

年度到款科研经费2.5亿元以上。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项,其中创新群体、重大、重点、杰青、优青等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力争获批重点项目。

新增SCI/SCIE/SSCI论文3500篇;出版专著220部;发明专利授权1200项以上,许可或转让或产业化50项,实现成果转让、转化超亿元;PCT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20项。

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次。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400人次。

新增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5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15项。

在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光伏科学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形成创新性成果;在工业危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非线性力学、数据与计算科学及应用微分方程、企业营运与供应链管理、基层治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形成研究能力。

围绕地方政府决策、新兴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建设省部级高端智库。建设四川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高端新型智库。

建设天府新区新能源研究院和四川省页岩气产业研究院。

力争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总部,发展3个产业园区,在孵企业350个,在园企业150个,毕业企业50个;建成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6个;培育学校持股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0个,其中产值超亿元3个。

力争《Petroleum》进入SCI检索期刊、《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EI检索期刊、《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北大核心。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化教育体制和机制,加快提升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打造“留学西南”平台,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

在校留学生达到500人。

建设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项目1个;力争新增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项目5项;建成政府批准建设的国际科技合作实验室、基地、研究中心2个以上;获批教育部“111计划”学科引智基地1项。

在国际学术机构或期刊任职30人次以上。

(六)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遵循高等学校文化建设基本规律,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与高水平特色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文化。

切实推进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大学精神、学校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师生思想文化教育引领,培育优良教风学风,营造“教书育人、崇尚学术、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良好文化氛围。以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家庭等文明细胞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深入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内涵,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念指导推进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推进落实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规划,实施梦溪水系、石油魂雕塑、旗阵等文化建设工程,打造体现学科特色文化、思想启迪文化、艺术熏陶“三位一体”的物质景观文化。挖掘利用学校无形文化资产,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文化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党的建设与治理能力

完善党领导学校事业发展工作机制。准确把握和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推动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以修订、宣传、贯彻大学章程为切入点,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完善二级党组织工作机制,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学校当前实际,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争创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奋斗目标早日达成。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五好干部”标准,鲜明“三重”导向,紧扣学校改革发展大局,选准用好干部、选优配强班子、激发干事热情,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增强学校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的能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体现学校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整治“庸懒散浮拖”,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内控,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履职担当和责任追究,为顺利推进“十三五”规划落地落实保驾护航。

(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并重;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统筹教务、科研、人事、财务、资产、学生、图书、后勤等职能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将服务于管理的信息化变为服务于师生的信息化。

在改善图书情报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图书情报新增资源和新增服务项目要紧密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来配置。

实施科研基地、平台、实验室全面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推行有偿使用和使用效率目标管理制度。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同步的物质基础支撑。

切实提高后勤保障、医疗保健的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三)建立资金筹措体系

建立财(拨款)、费(学杂费、培训等)、贷、租(租赁)、转(科技成果转化)、捐、产(产业)等多渠道筹资体系。统筹资源,集中财力,强化绩效,推进预算供给侧结构改革。

上一条: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下一条: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十三五“专业建设与本科生培养规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