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王永友 易鹏
高等学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引领师生的使命,履行好掌握舆论主动权的职责,就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落地,在培养新时代“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作出新贡献。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笔者通过对全国26所高校5136 名师生的抽样调查发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总体上思想过硬、政治坚定,基本满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为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从长远看,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这一要求相比,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新需要,主要存在着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内外不一、担当责任的自觉性表里不一、不同角色的原则性高低不一、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强弱不一、满足需求的能力大小不一的“五不一”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坚持党委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总体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不断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实际,队伍建设还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和深层次困难,有些问题还需要协调解决。
一是要协调工作与研究的关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水平。但调查却发现,部分高校理论工作者擅长做理论研究却不喜欢做实际工作,有的认为实际工作投入的精力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大,既影响自身发展还与评职晋级无关。而高校党政干部等实际工作者又缺少职称晋升通道,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较少面向实际问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脱节现象。
二是要协调专注与交流的关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既要有专注精神和专业能力,又要加强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增进了解。但调查却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管理经验,特别是缺乏教学与科研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而高校党务干部、辅导员等较少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仍是少数,不同岗位之间缺乏交流,普遍存在“一岗到底”现象,存在专注教学、专注研究与专注管理、日常教育之间交流不畅的现象。
三是要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考核工作,实现科学评价。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和国家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要求很高,可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调查却发现,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各岗位尚未完全做到科学评价,现有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评价与考核, 难以反映出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实际工作效果,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协调处理需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来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但调查却发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于部分高校而言,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论定力、政治定力与实践定力的坚定性不够,工作的活力不足、动力不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整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从长远战略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还难以完全满足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五是要正确看待付出与回报的关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办学方向、办学原则与办学立场,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可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调查却发现,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付出与回报尚未协调,在日常工作中被要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虽然总体上能够满足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但意识形态工作者的身心却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整个队伍总体上职务晋升步伐缓慢、工资待遇低于教学科研人员平均水平, 不利于整个队伍战斗力的提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肩负起引领师生的根本使命,履行好掌握舆论主动权的根本职责,就必须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定力、动力和能力,确保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发得出声音、守得住阵地。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坚定党领导的信心、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为民为党为国政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以“四抓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第一,抓住契机做好顶层设计。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抓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落地不放松,加强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定期专项督查,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 进一步明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队伍构成、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措施、考核评价与条件保障,避免千校千面、各自为战,建立统一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标准,突出刚性规定与柔性举措相结合。
第二,抓准思路强化战略推进。定期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找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要害问题,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与任务协同,切实把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入口关”“培养关”和“考评关”,制定并实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发展战略规划,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发得出声音、守得住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第三,抓牢关键注重能力培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队伍的定力、动力和能力,必须抓牢这个关键,不断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论定力、政治定力和实践定力,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敢于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使命。增强发展动力,勇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增强育人动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提升队伍的理论解释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实践锻炼, 提升队伍的文化引领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学习交流,提升队伍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
第四,抓好创新实现水平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推进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抓好创新,不断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队伍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破解管理运行机制不畅、考核评价机制不灵、工作协同机制不顺的障碍,加强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工作能力为核心的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以激发队伍工作活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以汇聚队伍工作合力为目标的过程协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