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目前有教职工81,专任教师61人,教授15人(博导11人)、副教授2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26人,其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及基金获得者2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含培育)获得者5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5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个及四川省省属高校创新研究团队2个;拥有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川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碳基储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重点研究室、“油气田材料”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及技术研究中心、能源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和先进固井材料研究中心;为国家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新型储能电池与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四川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及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材料化学工程”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化学工程”、“能源材料与工程”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川省特色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5个本科专业。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校级示范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校级示范中心(培育)”,实验中心总面积6000余平米,设备1200余台套,总价值4000多万元。
近3年,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项,企业合作项目152项,科研总经费6700余万元。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Macromolecules,ACS Catalysis,Corrosion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46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发明专利89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项,实现成果转化60余项,在普光气田、华北油田、大庆油田等企业得到应用。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协会合作建立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基地,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合作建立了“见习热处理工程师”培训基地。近3年来,本科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近70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300余篇。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获奖100余人次。学院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与美国、瑞士、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高等院校和能源材料研究机构,在科技合作、学术交流、项目研发以及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