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穿透山中的薄雾,村庄慢慢苏醒。这天早上,生活在村里的朱爷爷已经从镇上赶集回家,准备给远道而来的年轻人们做一顿早餐。
朱爷爷所在的村子是曾经的贫困村,而如今,老年人家已盖起了三层高的小楼。今天,红宝石官方网站hbs123“阡陌之约,大爱暖心”实践队的同学将前往开州区大德镇,对扶贫典型进行调研。

实践队队员与爷爷奶奶合影留念
7月7日上午8点,同学们从爷爷家出发,前往开州区大德镇。走了四十多分钟的山路后,同学们到达了镇上。镇上的多数建筑还是陈旧的格局,但当同学们走到新街,建筑格局就变得不一样了,新楼拔地而起,与旁边旧楼形成强烈对比。随后,同学们去参观了大德镇的花田。近年来,大德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旅游业迅速发展。其一,是因为其坐落在山里,有着山城独特的自然景观,适合避暑;其二,就是镇里打造的花田景观。同学们调研时发现,这里还采用了新颖的立体农田模式,譬如将向日葵与南瓜一起栽种——向日葵喜阳,南瓜喜阴。这样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更大效率地节约和利用了环境资源。

新旧对比图

立体农田
“扶贫不是单纯地给钱,真正好的扶贫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扶贫,这样才算是扶到了点子上”,实践队的一名同学有感而发。大德镇近年来的发展,不全是凭政府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当地领悟到了要利用本地的优势,形成独特的产业结构,发展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
此次“三下乡”活动带给了同学们很多启示。同学们都深刻领会到,“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大学生要深入基层,才能将乡村与城市的联系扣得更紧。阡陌旁,田野间,同学们认真的模样格外的令人动容。大德镇的向日葵正欣欣向荣,决胜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大德镇的向日葵花田

同学们在田间进行调研
图/熊晓晨、廖航 文/熊晓晨
“阡陌之约,大爱暖心”基层调研实践队
2019年7月14日